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原现场治疗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红细胞

    我院地处高原,常年接收大量的各种急慢性高原病患者,其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便是慢性高原病中的常见病[1]。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共收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4例。笔者在高原现场通过溶栓、抗凝、祛聚等治疗和精心护理,收到较好疗效,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例,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增高,活动后加重,其中3例患者小腿部皮肤色素沉着,病程4~17天。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1.2  治疗方法  (1)溶栓治疗:用0.9%生理盐水200 ml+尿激酶25万u静脉滴注,30 min滴完,1次/d,连续应用7天(使用溶栓药应现用现配,以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溶栓作用)。(2)抗凝疗法: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7天为1个疗程。(3)祛聚疗法: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丹参30 ml静脉滴注。肠溶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连续服用6个月。

    2  结果

    经治疗7天后分别测量患肢膝关节上下10 cm处,同健侧相比双侧下肢周径差<1 cm,患肢肿胀较前明显减轻,疼痛消失,活动后无不适,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栓脱落导致的肺动脉栓塞。

    3  护理体会

    3.1  患肢护理  溶栓治疗后病人抬高患肢30 °,避免膝下垫枕、过多活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注意患肢保暖,严禁冷、热敷,冷敷可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解除痉挛和建立侧支循环。尿激酶对循环血液纤溶系统有全面激活作用,可致出血,在使用时禁忌热敷。

3.2  血液循环观察  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温度及色泽、肿胀及疼痛的程度,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了解血液循环状况及血管的通畅度。切忌用手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3.3  血液指标观察  因尿激酶有明显的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及溶解血栓的作用,用药前应检查各项凝血及抗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等,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以上指标,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达到有效治疗,防止出血的发生。

    3.4  并发症的观察  尿激酶的主要副作用是出血。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黏膜、脏器出血征象,注意粪便标本和尿标本的颜色,严重出血者停止用药。嘱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本组14例患者行溶栓治疗未发现出血倾向。

    3.5  避免静脉血管损伤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静脉壁很脆[2],加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将注射针头阻塞,在静脉输液时常需反复穿刺数针而损伤血管壁,因此应选用患侧肢体的远端静脉,使药物作用发挥得更直接、更迅速。因患肢肿胀,静脉回流受阻,患者血管充盈欠佳,又因静点尿激酶易引起注射部位出血,因此穿刺时应慎重选择血管,提高穿刺技术,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减少血管壁的损伤。输液结束拔针后按压针眼时间不少于20 min,以防止皮下出血和瘀斑。

    3.6  健康教育  (1)嘱患者严格戒烟[3]: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及微量氰化物等多种有毒物质,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因缺氧而遭受损害,增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诱发血小板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左旋咪唑对氯胺酮麻醉家兔红细胞免疫功
    噬菌体表面呈现抗人红细胞血型A抗原单
    高原地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围
    红细胞膜脂肪酸成分 膜流动性改变与糖
    660例壮族新生儿红细胞酶缺乏症及地中
    孕妇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分离与检测
    Lipo PGE1对冠心病患者红细胞最大变形
    铅对红细胞膜蛋白和变形性的影响
    高原地区196例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痰菌培
    红细胞免疫功能种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
    尿毒症患者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其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所致精神障碍一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