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骨科论文 >> 正文  

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65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

  下颌骨骨折临床上多见,大多因交通事故造成。过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颌间牵引结扎固定,恢复牙合关系,但临床效果不尽人意。近几年来小型钛板复位固定颌骨骨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提高了骨段间的稳定性,加快骨断端愈合及恢复咀嚼功能。现将我科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65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5例中,男52例,女13例;年龄16~50岁,平均33岁。受伤时间3 h~20 d。其中交通事故伤51例,跌打伤10例,意外伤4例。下颌骨颏部45例,下颌骨体(角)部14例,升支部2例,上颌骨4例,均应用钛板作坚固内固定术。

  12 方法 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上颌骨骨折(低位)采用口内前庭沟入路,下颌骨部及体部采用下唇龈颊沟附着龈下5 mm左右处入路。注意保护神经血管束,清除骨折断端间的血凝块、牙碎片、异物及炎性肉芽组织。尽可能保留骨碎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复位移位的骨折段,恢复伤前的咬合关系并进行临时颌间结扎固定。确定咬合关系已恢复,骨折两端无异常动度,行钛板固定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口,分层对位严密缝合伤口。术后去掉颌间结扎,轻度加压包扎。应用抗生素1周,并嘱病人流质饮食1周后改软食。

  2 结果

  6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2例咬合关系不良,术后3个月张口度均≥36 mm,术后3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未见骨愈合不良。随诊6个月~5年未发现钛板、钛钉松动现象,所有钛板及钛钉均未取出。

  3 讨论

  颌间牵引结扎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曾经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因影响进食、骨愈合且体重减轻等,故临床已少单独进行。坚固内固定技术可提供骨段间三维方向的稳定性,从生物学角度考虑,骨断端只有在稳定接触条件下才能达到Ⅰ期愈合[1]。这种下颌骨骨折愈合速度快,质量好,相同时间所达到的骨强度较钢丝结扎固定高[2]。小型钛板的形状可根据需要预备,能完全地贴合于骨面,不会对骨段产生压力及局部骨吸收。

  坚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的恢复,应根据骨折段的部位、骨折线的类型决定是否给予颌间牵引,因为颌间牵引是恢复咬合关系、防止咬合不良的有效方法[3]。作者认为术后咬合关系良好,可不给予颌间牵引固定;轻度咬合错乱或2处以上骨折者应给予2周的颌间牵引固定。

  坚固内固定采用的钛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致敏性,耐腐蚀性高,组织反应小,但内固定钛板容易断裂、钛钉易松脱等是较为明显的并发症,可导致整个治疗的失败[4]。因此,必须在咬合关系确认为正常的前提下,才能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固定前必须通过颌间结扎暂时固定牙合关系,然后根据骨折部位和移位情况固定小型钛板。

  坚固内固定术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钛板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必须弯制成与骨面弧度紧密贴合无张力的形状。②注意保护牙根、神经血管束,并应在根尖下方5 mm处钻孔。③口内伤口要严密封闭,保持口腔清洁。④除了骨折线波及的牙冠断裂、根折不予保留外,余牙应尽量保留,以便有效帮助骨折复位固定。

  参考文献

  1王兴,张震康,张熙恩正颌外科手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54

  2方美珍,宋萌颌面部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口腔医学,2000,20(2):90

  3周树夏颌面颈部创伤[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0

  4刘彦普,雷德林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治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16(5):414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内固定对局部皮质骨微
    Jackson骶骨棒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研究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
    颈前路减压Slim Loc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
    Mason   型桡骨小头骨折切除与内固定治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骨片钉内固定 植骨术治疗 Mason 型桡骨
    颈前路减压Slim Loc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
    Mason   型桡骨小头骨折切除与内固定治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骨片钉内固定 植骨术治疗 Mason 型桡骨
    介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