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科杂症 >> 正文  

护士考试指导 脾胃病证护理

推荐阅读 ?

荷美姿

  • 吃避孕药导致月经紊乱
  • 吃伟哥有依赖性吗
  • 预激综合症咨询
  • 维生素E有何作用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引起食物及痰涎从口吐出病症。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历代医家以有声有物胃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临床实践中呕与吐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故一般称为呕吐。呕吐可见于西医中的许多疾病,如急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及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

  1、病因病机脾与胃相表里,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保持气机通畅,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若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气逆而上,则发生呕吐。《圣济总录?呕吐》中记载:“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

  引起呕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外邪犯胃:风、寒、湿之邪以及浊秽之气,侵犯胃腑,使胃失和降,水谷随气上逆,发生呕吐。正如《古今医统,呕吐哕门》所说:“卒然而呕吐,定是邪客胃腑,在长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风寒所犯。”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2)饮食不节:饮食过多,或过食生冷油腻,不洁之物,皆可损伤脾胃,致使食停不化,胃气不能下行,上逆而为呕吐。

  (3)情志失调: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消,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吐。

  (4)脾胃虚弱:劳累过度,耗伤中气,或久病中阳不振,脾虚不能承受水谷,水谷精微不能生化气血,以致寒浊中阻而引起呕吐,或聚而生痰,积于胃中,当饮邪上逆之时,发生呕吐。亦可因胃阴不足,失其润降,而致呕吐。正如《证治汇补?呕吐》中说:“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也。”

  2、辨证论治呕吐一证,当详辨虚实。实证多由外邪,饮食所伤,发病较急,病程较短;虚证多为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景岳全书》将呕吐分为虚实两类进行辨证论治。实证以祛邪化浊,和胃降逆为主;虚证多用温中健脾、滋阴养胃及扶正之法。

  (1)实证:①外邪犯胃:证候:突然呕吐,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寒解表,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正气散。

  ②饮食停滞:证候: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症状减轻,大便溏薄、秽臭或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

  ③痰饮内阻:证候: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④肝气犯胃:证候: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白腻,脉弦。

  治法:舒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脘腹不舒,恶心呕吐,时作时休,纳差,倦怠乏力,面色白,口干不欲饮,四肢不温,喜暖恶寒,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濡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汤。

  ②胃阴不足:证候:呕吐反复发作,时有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多细数。

  治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

  3、辨证施护(1)外邪犯胃证:①此型多属邪实,因患者发热恶寒,为寒邪偏重。病室宜温暖向阳,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②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舌象,脘腹部及呕吐物的变化,若有体温持续升高,呕吐呈喷射状,剧烈头痛、两侧瞳孔不等大,烦躁不安、嗜睡、呼吸深快等现象,是邪毒内陷于脑之征,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③本型多见暴病,呕吐频繁,患者心情急躁,焦虑不安,应做好解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脊髓灰质炎 2009年执业医师考试 病例信
    脊髓灰质炎 2009年执业医师考试 病例信
    紫外光照射密闭氧合处理血液方法的技术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第一站 病历
    脊髓灰质炎 2009年执业医师考试 病例信
    浙江省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
    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
    医学考试网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紫外光照射密闭氧合处理血液方法的技术
    执业护士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第一站 病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