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LTP幅度在假手术组为(109±38)%,缺血模型组升高为(114±19)%,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1组为(116±18)%,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与缺血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组为(118±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与缺血模型组、治疗1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图2b显示PS的LTP幅度在假手术组为(201±13)%,在缺血模型组显著降低为(179±13)%(P<005);治疗1组升高为(215±98)%,显著高于缺血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性著差异(P>005);治疗2组升高为(200±128)%,显著高于缺血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治疗1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表明电针能修复缺血造成的海马DG区PS的LTP诱导的损害,而不同针刺量在改变脑缺血后海马的LTP诱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不同刺激量针刺对脑缺血后缺血同侧海马DG区LTD的影响记录LTP后,再记录LTD,首先记录I/O2、ppf2,基线记录30min,低频刺激15min后,连续记录低频后的EPSP和PS45min,并和低频刺激前比较(以低频刺激前为100%)。图3a显示EPSP的LTD幅度在假手术组为(987±34)%,缺血后显著降低为(891±355)%,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组为(8677±204)%,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缺血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组为(8657±159)%,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与缺血模型组、治疗1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图3b显示PS的LTD幅度在假手术组为(847±53)%,在缺血模型组为(856±39)%, 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冶疗1组升高为(8965±281)%,与缺血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组为(9019±313)%,与其他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表明缺血损伤了海马DG区EPSP的LTD诱导,而对PS的LTD诱导没有明显影响;不同刺激量的针刺对海马DG区的LTD诱导无明显影响。

  3讨论

  脑血管病是当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3倍[10],如何提高脑缺血疾病的治疗效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灸是治疗脑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临床治疗脑缺血的介入时机、刺激量、留针时间及疗程等方面尚存争议[5],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针刺具有即时性效应,即一次针刺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发展、高峰、回落、衰弱的过程,一次针刺时间持续效应约在7h左右,因此,研究2次针刺之间的时间间隔应是提高脑缺血疾病疗效的突破点之一[11]。利用头针治疗偏瘫的研究表明每日针刺2次组在提高肌力方面比每日针刺1次组效果好[11]。利用头穴治疗偏瘫的研究表明每日针刺2次组在肌力改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方面明显优于每日针刺1次组[12]。利用头穴治疗脑缺血每日针刺3次组效果明显优于针刺

2次组,并较针刺2次组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13]。观察连续留针12h,在6h行针一次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肌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治疗组[14]。我们的研究表明[15]:针刺治疗中风每日针刺2次组疗效明显优于每日针刺1次组,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针刺的刺激量能明显提高疗效。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是脑卒中康复的主要机制,突触可塑性是脑可塑性的主要表现。突触可塑性是皮层联络纤维的突触可塑性,是皮层图重建的基础,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是突触可塑性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16],因此为了研究不同针刺刺激量对脑缺血后脑可塑性的影响,我们观察了针刺不同次数对脑缺血后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的影响。本观察结果表明,每日针刺2次与每日针刺1次组比较在改善脑缺血后海马的突触传递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因为脑缺血对海马的影响并不是一种直接的影响,每日针刺1次即能明显改善由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造成的缺血同侧海马突触传导效率的损害,因此这个结果并不能说明不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低氧对大鼠不同节段肺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不同关节病理程度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肌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用量热法研究水稻线粒体不同条件下的能
    人血液不同成份吸收光谱探讨
    不同剂量微波热凝后面神经变化的观察
    不同剂量苯妥英钠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补骨脂的比较
    3种不同产地桃仁中苦杏仁甙含量测定
    不同的标准试验菌对有效氯抗力的比较
    WMS在不同年龄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分析
    针刺醒酒30例临床报道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