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桥本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块18例,双侧肿块9例,肿块表面光滑的16例,不光滑的11例,质地中等以下8例,质硬19例,轻度突眼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伴甲状腺机能亢进(下称甲亢)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下称甲减)8例。
1.2 辅助检查
  T3升高3例,降低8例;T4升高4例,降低7例;TSH升高5例;TGAb升高23例;TMAb升高16例;B超检查36例:提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15例,结节性肿大8例,甲状腺单侧结节12例,甲状腺癌可能1例;ECT检查15例:提示甲状腺冷结节13例,符合甲亢2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7例:提示桥本病4例,未定3例。
1.3 治疗
  对19例临床诊断桥本病者,15例行药物治疗(甲状腺素),4例因有症状而行手术治疗。手术共27例。峡部切除5例,单叶切除13例,双叶切除9例;其中左叶切除10例,右叶切除21例。术后服用甲状腺素治疗。

2 结果

  27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桥本病,其中伴发甲状腺癌3例,2例为微灶乳头状癌。本组伴发甲状腺癌7.14%,术前拟诊为甲状腺癌12例,误诊率为21.4%,3例甲状腺癌术前仅诊断出1例,漏诊率为66.67%。无手术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
  桥本病有过很多名称,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炎等。本病发病率在近数十年中有明显的升高[1],1997年赵世华报道了日本北部的大样本调查,男性发病率为6.15%,女性13.31%[2]。现在认为其发病率升高与近数十年来世界性广泛补充碘剂有关。以往认为是一种弥漫性病变,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桥本病人表现为局部肿块。薛镭报道的桥本病中83.3%是以肿块就诊的[3]。本组42例中有27例(64.3%)或单侧或双侧肿块,这种变化是否有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尚未见详细报道,但可能与甲状腺疾病的某种变化相关。上海地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不断上升,两者之间是否有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病因
  桥本病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4],许多文章都支持这个观点。如对CD30的研究表明,Th2(T辅助细胞2)在本病中有重要作用[5];对桥本病病人的B细胞克隆显示,在该疾病过程中,不但T细胞发挥作用,B细胞也有影响,而且腺上皮内B淋巴细胞可能是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原始成因[6]。此外,现在还有很多研究重点探讨了桥本病与淋巴因子(白介素、干扰素等)、血管上皮生长因子、HLA-2类基因等因素的关系[7,8]。近年来国内外似乎对碘剂的作用有很大的兴趣,许多文章阐述了碘剂对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包括Graves甲亢和桥本病。认为碘剂首先导致甲状腺上皮细胞损伤,以后再致免疫性损伤而诱发桥本病。还认为高碘可以引起甲状腺内碘有机化障碍,而形成过量的自由基使甲状腺细胞被破坏。不恰当的碘摄入可使隐性桥本病转变成显性桥本病,并可因原疾病的碘脱逸功能(甲状腺自调节功能)状态而出现甲亢或甲减。
3.3 诊断
  桥本病病变部位质地坚硬,加上免疫学TMAb、TGAb等检测,诊断一般不是太难。但确诊尚有一定的难度,各家报道的误诊率都很高,甚至可以达到100%。特别是与甲状腺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难度。本组误诊率为54.76%,术前诊断的甲状腺癌中仅有1例被术后证实,其余均误诊。
3.3.1 诊断要点 回顾以往的诊断标准,主要的依据是弥漫性坚硬的甲状腺肿大和自身抗体阳性[4]。但应当说明的是,自身抗体的阳性,只表明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可以是桥本病,也可是Graves甲亢,而且在一些甲状腺癌病人中,因其有细胞破坏抗体也可阳性,并成为其随访的一个指标。因此,自身抗体的阳性只说明有甲状腺抗原的暴露,它是一个相对特异性标志而非绝对指标。此外,如前所述桥本病弥漫性表现正越来越少,而结节性表现则越来越多,故对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病例务必警惕。其它一些血清免疫学检查,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临床上尚未普及,所以诊断仍然需要临床医师的综合考虑,辅助检查仅供参考。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新出现的几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制孢子丝菌素的研制及其诊断儿童孢子
    饮用水源中的微囊藻毒素与大肠癌发病的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脑膜癌病的周围神经病特点
     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Hae 多态性和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
    长期应用预混型诺和灵30R人胰岛素治疗
    冠心病的自我保健疗法
    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技术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
    抗生素应用与婴幼儿慢性腹泻病的关系
    桥本病的研究现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