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小儿烧伤并发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分析

李瑞俊 叶增志 谢谦

【摘要】 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是烧伤严重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常危及病人生命。小儿烧伤由于机体代偿能力较差,并发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比例较成人为高。本文就16例小儿烧伤后并发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诱因、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以及预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烧伤  小儿  消化道  出血

  烧伤后可并发消化道应激性粘膜病变,严重者可发生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我院1983~1997年共收治小儿烧伤并发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16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岁1例,1~3岁3例,4~6岁3例,7~12岁9例。烧伤总面积<15%2例,16%~25%5例,26%~50%7例,>51%2例。Ⅲ°面积<10%2例,11%~25%12例,>26%2例。第一次出血时间,<7天2例,8~14天9例,15~21天3例,22~28天2例。本组都有柏油便或呕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而无明显临床表现者不纳入统计范围。
  二、诱发原因
  休克6例,败血症4例,创面脓毒血症4例,肺炎2例。
  三、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第一次消化道出血后,16例全部先采用内科治疗,主要措施为:禁食,静脉点滴甲氰咪胍10~15 mg/kg(5例),或雷尼替丁0.1~0.3/d(4例),或静脉推注洛赛克20~40 mg(5例),或施他宁每小时3.5 μg/kg(2例)。每例均肌注安洛血2.5~15 mg/d,10例病人静脉推注立止血1~3u/d,冰盐水反复洗胃,输新鲜血,以及其他有关烧伤的治疗。经处理后,14例患者在24小时内出血逐渐停止,表现为脉搏、中心静脉压恢复正常并趋于稳定,胃管无血性胃液引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压积稳定。2例患者疗效欠佳,胃管仍引出血性胃液,柏油样大便次数增加,脉搏、中心静脉压反复波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遂采用手术治疗。
  第一次出血经内科治疗止血的14例中,9例再次出血,再行内科保守治疗,6例出血停止,3例疗效不佳而改行手术,2例治愈,1例术后因再出血死亡。
  经第二次内科治疗止血的6例病人中,2例发生第三次出血,均施行手术治疗,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另1例术后再次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死亡。
  本组手术探查7例,手术治疗情况及结果见表1。

表1 7例手术治疗者的手术情况

病  例 出血诱因 出血部位 术式 术后并发症 结果 死因
第一次手术治疗者
 
 
 
 
 
 

例1
  休克 十二指肠球部 迷走神经干切断加部分胃切除术 — 痊愈
  —
例2 休克 胃窦 同上 — 痊愈 —
第二次手术治疗者
 
 
 
 
 
 

例1 休克 全胃 胃周血管缝扎术 — 痊愈 —
例2 创面脓毒血症 胃底 同上 — 痊愈 —
例3 败血症 十二指肠球部 迷走神经干切断加部分胃切除术 上消化道大出血 死亡 失血性休克
第三次手术治疗者
 
 
 
 
 
 

例1 败血症 十二指肠球部(合并穿孔) 迷走神经干切断加部分胃切除术 腹膜炎 死亡 多器官功能衰竭
例2 创面脓毒血症 十二指肠球部 同上 上消化道大出血 死亡 失血性休克
讨 论

  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面积烧伤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主要因休克,而中小面积则主要因严重感染[1]。本组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诱因中,休克6例,感染10例(败血症4例,创面脓毒症4例,肺炎2例),感染是诱发小儿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本组患儿伤前均无溃疡史,术中所见溃疡的周围无瘢痕及明显粘连,考虑溃疡是烧伤后发生的。本组占同期小儿烧伤的1.9%,而同期成人烧伤的并发率仅1.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小儿胆囊炎、胆石症62例分析
     型白细胞介素浓度变化与烧伤程度的关
    虎黄烧伤擦剂治疗  水火烫伤
    止泻方治疗寒湿型小儿腹泻68例
    香港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溶痂祛腐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体会
    伸肘位手法复位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抗生素对小儿呼气氢试验的影响
    小儿肠套叠59例诱发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126例分析
    防感冒制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