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从布鲁氏菌种的变化看内蒙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和规律

林郭勒盟;牛、羊、猪3个种共栖的疫区是哲里木盟;羊、牛、犬种菌共栖的疫区为赤峰;其他盟市多为羊种菌单一疫区。
  值得指出的是,布氏菌的分布近年的特点是,国营农牧场出菌率较高,据我所1983~1992年收集的227株布氏菌统计,其中从16个牧场7个奶牛场3个种畜场检出布氏菌102株,占同期出菌的44.93%,成为自治区布氏菌出菌的集中地和主要疫源地。

表1 内蒙古布氏菌检出年代分布情况


检出年代 出菌数(株) 布氏菌种别
羊 牛 猪 犬 非典型或变异株
50~70   1480    1225(82.77)    239(16.15) 2 0   14(0.95)
80 314 67(21.34) 211(67.20) 2 1 33(10.51)
90* 143 121(84.62) 7(4.90) 5 0 10(6.99)
合  计 1937 1413(72.95) 457(23.59) 9 1 57(2.94)

  注:括号内数字为百分率 * 90年代仅截止1996年底
  二、内蒙布氏菌种的转栖现象与概率[5]:菌种转栖的资料显示,1978年前检出的1 249株菌仅有7株菌转栖,都是羊种菌转栖到牛、犬宿主(表2)。从表2中看出1979年以后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统计学处理显示,1979~1988年转栖率明显高于1978年前。资料表明,牛种菌转栖现象严重,转栖的119株中计有112株转栖至羊,转栖猪和黄鼠各1株。另外,还有猪种菌转栖到羊(2株)、牛(1株),羊种菌转栖到牛、马的情况。从地区来看,转栖的菌株主要集中在哲盟、赤峰一带。


表2 1978年前和1979~1988年间检出
布氏菌转栖的比较


时 间   转 栖
菌株数 未转栖
菌株数 合计 转栖率(%)
1978年前  7 1242 1249 0.56
1979~1988年 119 376 495 24.04
  合 计 126 1618 1744 7.22

  χ2=291.58 P<0.01
  三、内蒙布氏菌种的变异:这里讲的变异系指R型转变,包括非典型菌株。从表1看出,70年代以前变异株仅占检出菌的0.95%,而80年代出现大量的变异株和非典型株,约占检出菌的10.51%,进入90年代约占检出菌的6.99%。40多年检出菌的总数中,变异株约占2.94%的比例。
  统计转栖菌的变异情况时发现,119株转栖菌中有4株为变异株(其中3株为牛种,1株为羊种),显示牛种菌更易变异。
  四、内蒙布氏菌种的毒力[6]:我们曾对本所实验室保存的菌株进行过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强毒株占57.80%,按种间毒力强弱比较,其顺序是羊种(占强毒株的67.60%)>猪种>牛种。从地区差异来看,呼盟、锡盟、赤峰三地区检出菌占全区的63.44%,强毒株占57.82%;而哲盟检出菌占全区的30%,但弱毒株比例较高(27/13)。
  不同宿主分离出的菌株毒力比较结果是,从病人血液、病畜流产物和死羔中分离出的菌毒力强,非典型和变异株毒力弱。也有例外,我们从一例年迈体衰的老年病人体内分离出1株弱毒株。
  转栖宿主的布氏菌可以是强毒株,也可以是弱毒株,我们统计16株转栖菌的毒力以弱毒株为多数(表3)。从临床资料来看,菌株毒力与引起宿主发病情况相吻合,也有个别情况:强毒猪种菌未导致羊流产,而弱毒株却可以引起牛流产,显示宿主牛更敏感些。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布鲁氏菌属内S型和R型菌种在动物体内干
    我国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监测资料分析
    1990 1996年辽宁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
    山东省1990 1996年农区人间布鲁氏菌病
    草坡牧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调查分析
    布鲁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分析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