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人微小DNA病毒B19感染调查

武凤兰 闫萍 吴晓玲 金世宗 王昭孝 唐青

  人微小DNA病毒B19是1974年偶然发现的,此病毒在传染性红斑[1]、关节病[2]、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3]和胎儿感染[4]中多见,已在多个国家流行,它的发现揭示了一些过去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原。为了解贵州地区是否存在该病毒感染,我们在贵阳市两综合医院有选择地搜集血清进行检测,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
  1994年9月至1995年7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采集49例各种慢性疾病患者血清49份,年龄6~81岁,妇科采集64例患者血清64份,年龄20~36岁;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采集79例患者血清79份,年龄21~55岁。所采血清置-20°C保存待检。
  二、方法和判断标准
  用美国MRL诊断试剂(EL0100G)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人微小DNA病毒B19IgG抗体[5]。将100μl 1∶101稀释的血清标本加入包被有人微小DNA病毒B19抗原的聚乙烯微孔板(12×8)孔内,用封口膜盖好,室温(20~25°C)温育60分钟,弃去孔内液体,用1×1洗液洗涤2次,加入100μl偶联羊抗人IgG FC段过氧化物酶溶液于各孔并盖好,室温温育30分钟,弃去孔内液体,洗涤后加入100μl TMB底物液,室温温育10分钟后加入100μl 1mol/L硫酸终止液。同时设有高、低阳性对照,临界值和阴性对照。终止2小时内用ELISA分光光度计在450nm下测定A值。血清标本指示值大于临界值1.2时表明存在抗人微小DNA病毒B19IgG抗体,判为阳性;血清标本指示值小于临界值0.8时表明没有抗人微小DNA病毒B19IgG抗体,判为阴性;血清标本指示值介于阳性和阴性之间为可疑或不确定结果,列入阴性统计。

附表 188例妇科病和慢性病患者感染人微小DNA病毒B19情况


疾病分类 阳性率%(阳性数/检测数)
男 女 合 计
孕妇妊娠疾病   32.53(27/83) 32.53(27/83)
孕妇非妊娠疾病   28.95(11/38) 28.95(11/38)
妇科疾病   33.33(6/18) 33.33(6/18)
关节疾病 25.00(1/4) 57.14(4/7) 45.45(5/11)
其他疾病 13.64(3/22) 18.75(3/16) 15.79(6/38)
合计 15.38(4/26) 31.48(51/162) 29.26(55/188)

结  果

  ELISA检测188份血清结果见附表。
  从附表看出,贵州地区有人微小DNA病毒B19感染,女性高于男性,关节病患者的抗体阳性率较高。
  抗体阳性的关节病患者年龄在48~60岁间。

讨  论

  已经证明,感染人微小DNA病毒B19是一种常见现象,最常见症状是传染性红斑,一种多见于儿童面部的特征性皮疹,成年人中发病的主要特征是急性关节病,且多为女性,以手脚关节较多,胎儿也有感染危险等。我们从贵阳市两综合医院的中医和妇科病房有选择地采血,经ELISA检测抗人微小DNA病毒B19IgG抗体的阳性率为29.26%证实,贵州人存在该病毒的感染,同时显示,患者抗体阳性以女性高于男性,关节病患者的感染率较高。
  在中医病房,以疼痛为主的关节病患者较多,如关节炎、颈椎病和腰腿疼一类疾病,常由于疼痛致使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此类疾病引起的因素较多或不明,治疗效果较差。本次检测关节病患者11人,抗人微小DNA病毒B19IgG抗体阳性高达45.45%,女性和老年患者居多的结果提示,感染人微小DNA病毒B19可能是引起关节病类的原因之一。
  人微小DNA病毒B19能使人感染引发多种临床症状并在多个国家流行是新近才发现的,对它的了解和认识有限,导致人类的实际危害目前还难于全面评价,本次调查证实贵州地区存在该病毒感染,以女性高于男性,关节病患者感染较多,但调查范围和检测数量都是有限的,应继续调查,明确它在全省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制定可行的防治对策。

作者单位:550002 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武凤兰、阎萍、金世宗);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吴晓玲);贵州省卫生防疫站(王昭孝);中国预防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长期生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微小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260例效果观察
    急性白血病缓解后微小残留病灶的分子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