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中血浆内皮素 内皮舒张因子和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r endothelium and the autonomic nervou system may bo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asovagal syncope.
  【Key words】 syncope  tilt-table test  endotheli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目前有关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机制及倾斜试验诱发晕厥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1]。 本文通过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前、后血浆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以了解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时其神经血管功能的调节机制。

资料与方法

  1.对象: 选择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6月行倾斜试验检查的患者25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5~63岁(平均46.0±11.8岁)。均经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特殊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血管疾病、颈动脉窦高敏和神经系疾病发生的晕厥。倾斜试验前停用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食物、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
  2.研究方法: 倾斜试验早上9:00~11:00时空腹进行,试验前佩带动态心电图,平卧于电动倾斜床至少10分钟,而后头高足低位倾斜80度,共45分钟,如出现阳性改变则终止试验。未出现阳性改变者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3μg/min,倾斜10分钟,出现阳性改变时终止试验,阴性反应者直至试验结束。试验前和试验中每2~5分钟测量心率和血压。倾斜试验阳性的标准为:(1)倾斜中出现晕厥或先兆晕厥;(2)动脉收缩压≤70mmHg(1mmHg=0.133kPa);(3)有明显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或交界区心律。
  动态心电图采用OXFORD Medlog Excel 型动态心电图仪,记录24小时,采用心率变异分析软件分析倾斜试验前、倾斜10分钟和出现阳性改变前或终止试验前每5分钟的心率变异频谱,采用高频成分(HF)和低频成分(LF)作为指标。
  分别于倾斜试验前、倾斜10分钟,阳性组出现阳性改变时、阴性组基础倾斜试验45分钟时即刻抽取肘静脉血,低温离心,分离血浆,测定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表示内皮舒张因子)水平。ET测定采用放免分析法[2];NO测定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亚硝酸盐水平。
  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

  1. 倾斜试验阳性和阴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倾斜试验阳性组15例(其中包括经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出现阳性的3例)和倾斜试验阴性组10例,年龄分别为41.0±12.5岁和49.7±11.7岁,两组倾斜试验前血压和心率分别为111.2±16.5/76.5±10.2mmHg、68.7±6.8次/分和129.5±16.1/76.1±8.1mmHg、65.6±10.0次/分;倾斜10分钟分别为105.9±13.6/72.5±11.2 mmHg、76.1±10.5次/分和128.3±17.8/82.5±11.5 mmHg、 75.8±13.4次/分,倾斜阳性或倾斜终止时分别为54.4±25.9/29.1±23.3 mmHg、82.2±33.3次/分和120.6±19.6/81.7±9.7 mmHg、83.0±15.2次/分。倾斜试验阳性与阴性两组相比,阳性组出现阳性改变时血压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其倾斜前水平和阴性组(P<0.01),两组之间其它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组中单纯血压下降11例,血压和心率都下降4例。
  2. 倾斜试验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血浆ET和NO的变化:详见表1。
  倾斜试验阳性组各阶段ET和NO水平相近,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倾斜试验阴性组于倾斜45分钟时在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前取血进行测定。血浆ET水平:两组之间倾斜前水平无差异,倾斜试验阳性组倾斜10分钟和出现阳性反应时明显增高,倾斜试验阴性组倾斜前、后无明显差异。血浆NO水平:倾斜试验阳性组倾斜前、后各阶段均显著低于倾斜试验阴性组,倾斜10分钟和出现阳性反应时较倾斜前明显增高;倾斜试验阴性组倾斜10分钟时有降低,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颊面部皮肤缺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