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产科中心电子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陈小荷

  中心电子监护系统(Central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 CEM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产科胎儿、母体监护信息的新科技[1]。此系统已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它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共享、大容量监护信息储存和先进的报警、智能分析系统,及时、准确反映母体、胎儿的动态,促进母婴安全。我科1997年11月起率先在国内使用该系统,结果显示,使用CEMS后,胎儿宫内窘迫率明显上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分娩方式无明显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 838例产妇年龄20~33岁。孕周≥37周≤42周。1997年11月至1999年3月4 701例为监测组;1996例11月至1997年3月1 137例为对照组,2组的年龄、孕周及产次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2 监护方法

  监测组的产妇入产房15 min内由专人负责予CEMS监护20~30 min,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及有高危妊娠或胎心异常时连续监护。监测内容有胎心率、宫缩曲线、胎儿运动形态和母体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多种参数,可详细记录产程进展信息,如宫口开大、先露下降、羊水变化和羊膜等信息;对照组的产妇入产房后行常规的多普勒胎心仪听胎心音、手法触诊宫缩。

3 结果

  2组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窒息情况见附表。

附表 2组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窒息情况


组别 总例数 胎儿窘迫 轻度窒息 重度窒息 合计
例 (%) 例 (%) 例 (%) 例 (%)
监测组
对照组 4 701
1 137 652
111 13.87
 9.76 125
 50 2.66
4.40 3
4 0.06
0.35 128
 54 2.72
4.75
P   <0.01 <0.01 <0.01 <0.01

  附表示2组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4.1 产科CEMS由中心服务器、工作站和床边胎儿电子监测仪组成,工作站和床边机收集的信息经中心服务器处理后达到信息共享和储存,即通过系统内的显示器,就可浏览和回顾每例产妇的监护信息和产程进展图,并具有报警系统,使医护人员在任何工作站可及时、全面掌握监护信息,使监护过程中出现的每一次胎心异常均不会遗漏。此系统具有双胞胎偏置和交叉通道检验功能,可避免常规听诊失误。
4.2 母体多参数的监护功能,对产妇形成了一个全面的产时信息情报系统,可避免产妇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胎心减慢误认为胎儿宫内缺氧,而草率干扰产程进展[2]。遥测监护机可将信号读入中心服务器,既可增加产妇的活动,又可进行连续监测。
4.3 网络内产妇监护信息共享和多个被监护产妇信息同一窗口下的显示功能及先进的报警功能,使助产士在工作繁忙、夜间人员少时,仍能及时、全面掌握产妇信息,尽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避免判断失误,减少对产程不必要的干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4.4 先进的CEMS,使产妇增加了安全感,刺激其产生积极的情感,能以最佳的情绪顺利完成分娩。CEMS先进的监护手段,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产妇提供全身心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使产科分娩管理和信息管理趋于科学化,亦培养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管理的护理人才。

5 护理

5.1 随着产程进展、先露的下降,传感器的位置宜紧贴胎心音最强的部位。此时,在床边胎儿电子监护仪上的“信号质量指示器”为绿色,同时从扬声器中听到胎心搏动。压力探头位置不宜太高(无宫缩时置宫底下2 cm),以免出现向下图形。
5.2 定时让产妇排尿,防止膨胀的膀胱影响监护效果。胎心心动过缓应及时与母体心率区分;胎儿心动过速时,首先排除产妇服用药物以及母体发热、心率异常等影响[2]。适时在传感器上补加藕合剂。
5.3 避免产妇在饥饿状态下监护,出现异常结果时,变动产妇体位,尤其避免仰卧位低血压[2]。
5.4 监护双胞胎儿心率时,先用腹部触诊决定胎心位置,后贴传感器,1个胎心位放1个传感器,确保“信号质量指示器”为绿色,并在必要时移动传感器。当2个心率一直相似,则应用交叉通道检验功能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国际眼病中心病房管理体制探讨
    产科模式病房的建立
    妇产科治疗性研究中的对照问题 一 
    抗凝疗法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感控科干预下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
    体外循环术中心肌缺血
    中心电子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心室颤动的原因分析
    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
    癌症及骨髓移植病儿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
    手术后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若干问题及对策
    单胺类递质在光化学诱导树血栓性脑缺血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