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骨科论文 >> 正文  

镍钛聚髌器与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术;AO张力带;髌骨骨折;镍钛聚髌器

  摘要 目的:比较两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髌骨骨折103例,其中67例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36例采用AO张力带内固定。结果:镍钛聚髌器组:优57例,良7例,中3例;AO张力带组:优30例,良4例,差2例。结论:镍钛聚髌器和AO张力带组均有良好疗效,但完成张力带需有条件。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繁多,1992年2月~2002年11月我院运用张力带、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03例,现比较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103例,男98例,女5例,年龄17岁~73岁。致伤原因:跌伤32例,车祸20例,井下复合伤41例,坠落伤7例,其它伤3例。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89例,开放性骨折14例,均为新鲜骨折,横型骨折16例(上极5例,中间2例,下极9例),粉碎性骨折85例(骨折块3块~9块),其它2例。

  镍钛聚髌器内固定组67例,AO张力带组36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手术步骤:腰麻或连硬外麻,取髌骨内侧缘弧形切口,于髌前囊平面分离皮瓣,显露髌骨及骨折端,清除骨折端凝血块及挫伤重失活之软组织、清除关节内积血。两侧支持带修补与否,依术中探查而定。依解剖关系,利用髌股关节面的“天然”膜具,挤压或扣压髌骨,使关节面解剖复位。①镍钛聚髌器内固定:选择相应型号固定。浸入0℃~4℃冰水中,根据需要在冰水中匀称地纵展髌底,尖功能爪支于腰部(必要时侧展侧对称支),夹住固定器腰部在髌骨下缘的0.5cm处将3个爪支刺入髌韧带钩住髌骨下缘,左拇指压住腰部,另手用持针器分别将髌底爪支送入小切口内,并将其钩端嵌入骨质。40℃~50℃温盐水纱布加温本器,即可记忆聚合髌骨。沿囊破口伸入小指探查关节面平滑与否并检查固定程度,不满意可冷却后重装。②AO张力带内固定:依上述方法复位。将整复骨片用巾钳牢固夹持,2.4mm克氏针从上而下穿过两端骨片,克氏针应尽可能平行,连接上下骨片,并保留克氏针的末端使略为突出于髌骨和股四头肌腱附着处。双18号钢丝环绕克氏针暴露端并于髌骨前面拧紧,尽可能使骨片密合。沿囊破口伸入小指探查关节面平滑与否,不满意者检查原因重新固定。粉碎骨折有附加骨折可能者,可横行穿克氏针形成张力带固定(本组有6例)。

  1.2.2 术后处理:开始48h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肢体抬高,维持膝关节半屈位。引流管24h~48h拔除。术后第2d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并逐日增加抬举及伸屈膝关节的活动量。一般依次30°增加锻炼伸屈功能。4W~6W恢复正常活动。若严重粉碎性骨折且软组织严重损伤者,为减轻创伤反应可用石膏托固定。

  2 结果

  本组病历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年。按照胥少汀标准评定疗效。镍钛组:优57例,良7例,中3例。张力带组:优30例,良4例,差2例。经t检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3.1 生物力学特征

  张春才等经光弹多维力学测定,镍钛聚髌器能动态、持续立体式将髌骨从5~9方向聚合解剖复位 [1] ,这种主动加压模式有效固定模式抛弃了被动加压的AO模式,对骨生长极为有利。本组解剖复位率高达91%,无1例台阶>3mm。而AO张力带则是以髌股关节的运动性为依据而设计,即当膝关节屈伸运动时,股骨踝形成髌骨运动支点,其前方产生分离力,是为张力侧,在前方进行张力带固定即可消除运动时的分离趋势,维持复位 [2] ,是一种被动加压模式。这种被动加压力,一旦固定不牢或操作者原因致应力改变,且严重粉碎性骨折困难以找到理想的固定力点,致应力改变,均可使骨折生长与吸收不再平衡,造成骨折延迟愈合,甚或内固定松动。本组解剖复位率为88.27%,有2例台阶>3mm。

  3.2 临床适应证

  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为横、纵及不规则的骨折线相混合,很少有类似横型骨折的较大的纵向分离。目前的治疗观点是一致的,均不主张施行部分或全部的切除 [2,3] 。Weber等实验研究证实,AO张力带为髌骨骨折最牢靠的内固定法之一。选择较大的骨块纵向穿针以完成张力带固定具有可行性。但往往可供选择穿针的骨块是有限的,位置也不一定理想,且困难以找到坚强的固定点及有效维持解剖位置而不能早期活动,在实际操作中也易造成附加骨折致手术失败。本组病例中张力带施行手术发生附加骨折1例而改用镍钛聚髌器,术后效果优。镍钛聚髌器内固定的临床应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三种镍钛合金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梗阻患
    镍钛合金记忆支架置入术后饮食护理 
    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癌性肺不张的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