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正文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据记载早在公元500年医生将一种铅制管子放在人体内,用肉眼查看女性生殖
器。这种古老的技术通过扩张阴道年到子宫颈外口。最近20年来腹腔镜手术和子宫
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妇科专业的一种重要的突破,现今在美国腹腔镜已成为妇
科最常用的手术器械。全世界对于永性绝育方法的需要是促进内窥镜外科发展的主
要原因。最重要的应用电凝方法改善了腹腔内止血的能力,使之有可能通过腹腔镜
完成手术操作。 

  
腹腔镜的发展
  
    1910年斯堪地那维亚的Jacobaeus首先报道应用光学器械对人类腹腔进行观察
2。当然在这篇报道以前也有几篇关于此方面发展的文章。早在1805年德国的Bozz
ani曾用烛光和一根简单的管子看到了尿道口。这启发了Desormeaux,他在1843年
首先发明尿道镜和膀胱镜3,光源是用煤油灯经过多面镜将光反射而来。以后,德
国的Stein于1874年发明一种光内窥镜。也是德国人Nitze在内窥镜中加入一组镜头
,将看到的区域进一步放大4。美国的Thomas Edison发明的电灯泡对妇科内窥镜的
进展有了进一步突破。苏格兰的Newman发明了远端有一个小的白炽灯泡的膀胱镜(
1883)。德国的Kelling(1902)首先报道在狗身上应用腹腔内窥镜。他先用针头
造成气腹。并用Nitze设计有膀胱镜观察5,以后Jacobaeus(1910)应用一付套管
针管将一些妇女造成气腹,通过同一插管插入Nitze膀胱镜,做了盆腔镜检查及腹
腔镜检查2。
  
    腹腔镜技术在应用于妇科外科之前曾经过几度革新。美国的Orndoff发明的腹
腔镜套管针上安上一锐利的角锥头以便于穿刺6,然后再插入一个自动套管鞘瓣膜
,以防止漏气。第一次气腹注入的是空气以后瑞士的Zollikoffer用了二氧化碳(
CO2)7。德国的Kalk介绍了应用一个前斜45?的透镜系统对上腹部检查,并且做第
二个穿刺也(1929)8。德国的Fervers再次报道用腹腔镜器械取活组织检查及电灼
腹腔内粘连(1933)9。1934年美国的Ruddock随后介绍了用腹腔镜一次性穿刺手术
10。几乎与此同时Boesch报告手术操作时抬高骨盆45?~50?。1937年美国的Hope应
用Ruddock腹腔镜诊断宫外孕11,美国的Anderson(1937),Powers及Barnes(19
41)用输卵管吸热凝固方法进行绝育12,13。1942年美国的Donalson及其同事用腹
腔镜做了子宫悬吊手术14。1944年Decker介绍了阴道镜,代替腹腔镜的进入方法(
图1.2)。
  
    法国的Palmer是第一位将腹腔镜广泛地应于临床的妇科医生15(1947)。他也
介绍了用子宫内插管做子宫内操作,并且发明输卵管通色素法。Hopkins及Kapany
在1952年介绍了光导纤维,使腹腔镜手术取得进一步进展。60年代早期Hopkins设
计了杆状透镜系统,现在大部分内窥镜都用这种透镜。几乎同时,德国的Frangen
-heim16(1963)和法国的Palmer继续发明了用腹腔镜电凝做输卵管绝育。应用腹
腔内电凝是发展盆腔镜的主要促进力量,因为不掌握腹腔内止血的能力是不能做这
类手术的。盆腔镜的技术和器械操作方法的其他发展归功于德国的Kurt Semm。19
63年他介绍了应用自动注气法以维持气腹17。Semm曾推荐一套完整的盆腔镜器械操
作装置,现在已经改进而且还在不断更新。
  
    70年代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日益增多,Steptoe及Edwards用腹腔镜发现了做试管
婴儿的第一个卵母细胞18。直到80年代后期在介绍了经阴道超声取卵母细胞以前,
腹腔镜一直都是试管婴儿试验中的组成部分。1972年Hulk及其同事介绍了腹腔镜输
卵管钳夹绝育方法19。加拿大的Rioux(1973)也介绍了腹腔镜下两极电灼输卵管
绝育方法。美国的Yoon(1974)也介绍了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超大剂量化学药物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
    应用无气腹腹腔镜行妇科手术
    母亲易患这些妇科病
    腹腔内超声检查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中放射治疗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
    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26例分析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护理
    鼻窦内窥镜取出小儿右上颌窦异物一例
    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陈熠运用百通消瘤法治疗妇科良性肿瘤经
    唐锡元妇科用药经验撷菁
    贵阳地区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情况
    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