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循环系统 >> 正文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精华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的流动方式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式可以分为层流(laminarflow)和湍流(turbulence)。

  层流是流体规则的流动,有清晰的流线。在层流的情况下,液体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一致,与管道的长轴平行,但各质点的流速不同,在血管轴心处流速最快,越靠近管壁越慢。血细胞浓度越靠近轴心越高。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是层流形式。

  但当血流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时,正常层流情况即被破坏,血液中各质点的流动方向不再一致,可出现漩涡,产生湍流。

  湍流是一种不规则的流动状态。此时管壁对液体流动的阻力增大,血流为克服阻力所消耗的能量也明显增加,因此在相同压力差下血流量将减少。此状态下泊肃叶定律已不再适用。

  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心房收缩前,心脏处于全心舒长期,此时半月瓣半闭,房室瓣开始,血液从静脉经心房流入心室,使心脏不断充盈。在全心舒张期内回流入心室的血液量约占心室总充盈量的75%。全心舒张期之后是心房收缩期,历时0.1S。心房壁较薄,收缩力不强,由心房收缩推动进入心室的血液量通常只占心室总充盈总量的25%(注:心房向心室注血不会引起心室容积的变化,心室自身的舒张使心室容积增大)。心房收缩引起房内压和室内压都轻度升高。

  对心室而言,心室收缩后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返流,推动半月瓣迅速关闭。半月瓣关闭后,由于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也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的腔。此时心室容积不变而室内压急剧下降。室内压进一步下降,房室瓣会开始,心房内血液会流入心室(此时的注血量如前提到的占75%,此动力并不是来自于心房的收缩,而是来自于心室自身的舒张)。(由心房推动的注血量只占25%,而且没有引起室内压的明显升高,故不会引起心室容积的明显变化。)

  在快速射血期,左室压力最高。

  在等容收缩期时,左室压力进一步升高,当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在等容收缩期,心室成为一个封闭的腔,由于血液的不可压缩,尽管心室肌在强烈收缩,室内压急剧升高,但心室容积不变。(注:此期的压力是急剧升高)

  快速射血期:在射血期的前期,由于心室肌的强烈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而达到峰值,(注:但上升的幅度不大。)心室内的血液由心室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迅速缩小。历时0.1S。

  减慢射血期:在快速射血期后,心室内血液量减少,心室肌收缩也减弱,室内压自峰值逐渐下降,射血速度减慢,主动脉压也随之逐渐下降。历时0.15S。

  在心室舒张期中,心房收缩期是其最后一个期,使心室充盈量进一步增加。

  心室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历时0.06S-0.08S)和心室充盈期。

  心室充盈期是指随着心室肌的舒张,室内压进一步下降,当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积聚在心房内的血液即冲开房室瓣进入心室,使心室充盈。分为3期。

  1、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开启的初期,由于心房内积聚的血液量多,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压力梯度较大,同时又有与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伴随的抽吸作用,血液由静脉经心房快速流入心室,心室容积快速上升。历时约0.11S。在此期间流入心室的血液量占心室总充盈量的约2/3,是心室充盈的主要阶段。

  2、减慢充盈期:随着心室血液充盈量的增加,房室间的压力梯度减少,心室盈的速度减慢,心室容积则进一步增大。历时0.11S。

  3、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期的最后0.1S,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期开始,使左室充盈量进一步增大。

  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心率的改变主要影响舒张压。外周阻力的改变以影响舒张压为主。

  问题: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时,相当于

  A.房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快速射血期末

  D.等容舒张期末

  E.缓慢射血期末

  答案:本题选C。

  问题:心动周期中左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A.快速射血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
    皮肤癌诊断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并发症治
    直肠癌症状 直肠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平价
    肛管直肠癌的临床症状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直肠癌症状
    非典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麻疹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健康普及网
    专家解读 紫雪丹 散 的临床新用验方
    手术治疗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
    脊髓灰质炎 2009年执业医师考试 病例信
     乳癖 临床表现知多少
    临床常用有效治疗肺癌的31种偏方
    专家解读 紫雪丹 散 的临床新用验方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