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传染科 >> 正文  

结核病的辅助治疗 如肝太乐 肌苷是否长期服药 爱问知识人


rebacca8508
[新手]在廿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结核病的治疗采取以休息,增加营养,多吸收新鲜空气等为主的卫生营养疗法,由于缺乏抗结核菌的有效药物,结核病的治疗受到了根本的限制。病人病情得不到控制,结核病的死亡率是极高的,是所有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四十年代链霉素的发明,五十年代雷米封、六十年代利福平的发明、化学疗法,逐渐成为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疗效。所以,化疗不仅对结核病的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消灭结核病的传染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控制和消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抗结核菌化学疗法的几种主要药物,供大家在预防、治疗、宣传、防治结核病中参考。
  一、异烟肼(又称雷米封)
  异烟肼发明于1952年,异烟肼的发明使治疗结核病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接近50年的使用历史中,虽然有的病人所感染的结核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但绝大多数医生仍认为它是治疗结核病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药。异烟肼的灭菌特性在于:它可以抑制结核菌菌壁分枝菌酸成份的合成,从而使结核杆菌丧失多种能力(耐酸染色,增殖力,疏水性)而死亡,异烟肼还能与结核菌菌体辅酶结合,起到干扰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合成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杀灭结核菌的目的。而且对代谢活力强的结核菌作用更强。
  病人在服用异烟肼以后,在胃肠道内迅速被吸收进入血内,通过血液循环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体液中,在胸水、腹水、胆汁、脑脊液中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浓度,起抑制细菌的作用。异烟肼还可以渗入结核病的干酪病灶中,所以,异烟肼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抗痨药物。
  异烟肼的口服安全性很高,副作用很少。由于副作用致病人无法承受而必须停药的病人是极少数的。主要的副作用有:
  1、周围神经炎:主要表现在四肢乏力,反射迟钝、麻木,手指、脚趾疼痛。主要发生在采用大剂量治疗的病人,异烟肼在体内代谢灭活慢的病人,营养不良的病人以及平时经常喝酒的病人。维生素B6可以对抗异烟肼的这个副作用。但维生素B6的预防性应用一般不提倡,对已经出现某种副反应时才可以应用。在服用时间上必须与异烟肼的口服时间叉开。比如异烟肼我们要求在早晨与其他抗痨药一起空腹服用,那么,维生素B6就在中午或晚上服用,这样既可以治疗和预防周围神经炎的发生,又可以使异烟肼充分发挥疗效。
  2、肝功能损害,我们知道药物与食物一样,进入人体以后要代谢吸收和排泄。异烟肼是在胃肠道内被吸收的,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最后在肝脏内经乙酰化后被灭活,通过肾脏在尿中排出体外。所以,对肝功能有损害的病人,老年人,经常喝酒酒精慢性中毒的人,可以出现肝功能异常,损伤肝细胞而出现黄疸,如果黄疸日渐加深,经确认是雷米封所致,必须停药进行保肝治疗。
  3、极少数病人服用异烟肼以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些副反应。如:过度兴奋、失眠、头痛甚至出现幻觉,如果过去有癫痫或精神病的病人可以促使旧病复发。另外个别病人服用后还可以出现,如男性乳房发育,本来有糖尿病的病人病情可能加重,有的还可以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等。
  异烟肼的用法介绍如下:以体重计算,成年人每公斤体重每日用量为4~8毫克。所以,一般每天300毫克,一次顿服可以与利福平一起空腹服用。病情严重的,如有结核性脑膜炎,急性血型播散性结核可以加重剂量。儿童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每日用量为10~20毫克,但每天的剂量不超过300毫克,最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因为雷米封可能还属于处方药。异烟肼在市面上各西药店均可以买到,它的规格有两种:每片100毫克100片装和50毫克100片装的。请一定要看准标签,计算好服用剂量和片。
  二、链霉素
  链霉素发明于1944年。它的抗结核杆菌的特效作用,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纪元。从此,结核杆菌肆虐人类生命几千年的历史得以有了遏制的希望。
  链霉素是一种从灰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抗菌素。属于氨基糖甙碱性化合物,它与结核杆菌菌体核糖核酸蛋白体蛋白质结合,起到了干扰结核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从而杀灭或者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由于链霉素肌肉注射的疼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乳头改变可能是乳腺疾病的症兆引起
    治疗妊娠病的中医小验方?
    中西结合治疗肺结核效果更佳?
    中医治疗肺结核应以西医为主?
    中西结合治疗肺结核效果更佳吗?
    心理疾病的康复是急不得的?
    中国人患肾病的概论为十分之一吗?
    解决小毛病的民间偏方 
    阳痿是很多慢性疾病的警报 
    选用跌打损伤药 有助于伤病的尽快恢复
    弄清中医和西医同名不同病的 概念  
    最容易导致胃病的有9种食物
    弄清中西医同名不同病的概念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