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 >> 正文  

月经不调 治在调肝



许多女都有自己对付月经异常的经验,比如月经淋漓不止(通常是脾不统血、气虚下陷造成)时,就去买几盒补中益气丸,日常则吃几颗红枣,这些都会有些效果,也可在来月经时服用些八珍颗粒以及三七粉。如果每次月经量少,或又滞涩难下,或久久不来,就可熬些山楂水服用,偏虚寒者则可加些红糖在里边。

中医上讲的月经不调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月经先期,是月经不调中最常见的一种,指的是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或是1月两潮。这主要是血热、气虚所致。因此月经时常早来的人,应少吃辛香料如丁香,以及补品如当归等。

二是月经后期,指月经周期延后###天,甚至10天以上,这要分情况来说,有血虚型月经后期的,也有实寒型月经后期以及虚寒型月经后期,但主要都是由于营养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而造成。第一章讲养阳,这个月经后期就跟阳有关,所以这类人更要少吃冷食,多食用补血的食品。

三是月经先后无定期,也就是月经周期紊乱,常常提前或延后七天,就可判定为“月经先后无定期”,这一类月经病一般都伴随有其他症状,如精神抑郁、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等。其病因主要是气血不调,冲任功能紊乱所致。这一类的治疗着重在心,也就是要想法保持心情舒畅。

这是就时间上来划分的几类月经病,如果具体到病情病状,月经不调总会伴随一些基本的状况,如经来腹痛、痤疮加剧、经前水肿、经前乳房胀痛、经来烦躁、青春痘等。也有的女性总会在月经来潮之前以吃东西来纾解压力,于是导致经前体重突然上升。一旦体重出现任何明显的变化,在中医看来都是要引起注意的。

由于月经是女性的身份标志,而且月经就是奶水,积存的奶水会变质,所以,只要是月经不正常,都可能导致大病,所以,一定要想法把自己的月经调到正常。

从中医的角度看,情绪变化首先引起肝郁化火,导致冲任二脉失固,迫血妄行,于是,月经就提前。情绪变化也可以引起气机郁阻,气郁则血滞,造成月经错后。如果是抑郁、愤怒,就会引起肝气逆乱,导致血海蓄溢失常,月经的周期就混乱失序。如果是情绪变化引起血滞,致使冲任二脉闭塞,于是造成闭经。当然,最普遍的都是情志不舒引起肝气郁结,气机壅滞,气滞使得血亦滞,造成痛经。

如果要教给中医来调理月经,主要就是调理肝肾功能,尤其是以调理心肝气郁为主,所以治疗重点就是以调肝为主,再佐以化痰、化瘀、利湿的药物。常用的方剂就是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就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了丹皮和栀子两味凉血去火的中药)、乌鸡白凤丸等等。由于就是这么个道理,你也可以试着在月经来潮前以玫瑰花、佛手片、合欢花、紫苏叶、桑叶等中药泡茶来喝,这几味药对一直烦躁难安的人也很有帮助;若经前青春痘直冒不停,则可以以凉血消疮饮(桑叶、石膏、牡丹皮、生地、赤芍、黄芩、菊花、甘草)来治疗。

比较重要的事情是,如果你一直长痘痘,还要考虑是否是习惯性便秘;如果经期实在混乱或是月经量突然改变,那就得预防是否有子宫异常,比如是否有肿瘤发生了。

总之,你要把月经当做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来照顾,无微不至地关怀,想方设法地将它调理好,你可以这样想,如果月经的问题都顺利地解决了,那天下还有什么麻烦事不可以解决呢?

经期,更需要护阳养阳

一个女人一生会通过月经流走多少血液呢?如按12~14岁开始初潮,到45岁左右进入绝经期,平均每次月经流血量约75毫升左右,30多年总出血量约为27000毫升,这还不包括别的分娩流血或其他原因的流血。

这里就有个理解问题,中医说女性天生血多气少,就是说女性一生有这么多血流走了,而对身体并没有什么绝对不好的影响,相反他们的寿命比男人还长。另一方面,血不是总要流走么?所以,又说女人天生气血不足。这两种说法都是相对于两个参照来说的,都有道理。

女性不断失血,而且越有规律地失血,就越长寿,调理月经异常就是为了使其更好地把该失的血失掉,这就是女性的特有的生理性特征,一边失血,一边又刺激体内造血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月经来临前 情绪烦躁郁闷怎么办?
    女性月经不规律 患糖尿病几率高
    专家揭秘:玫瑰花可以巧治月经病?
    别充“单薄美” 月经病困扰时尚族 ?
    专家讲解:月经不调类型有哪些?
    “单薄美” 月经病困扰时尚族?
    常见几种月经病用怎么诊疗?
    常见月经病咋诊疗?
    专家揭秘:玫瑰花巧治月经病?
    空调房里3个小方法 挡住月经病?
    女人月经期间喝咖啡有危害吗?
    女性养生 10招解救女人月经病 
    经期症状多用10招解救女人月经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