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七八月份如何防治肠道传染病

  每年的七八月,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

  高温、高热、高湿,是这时气候的主要特点。高温潮湿的气候、蚊虫肆虐的环境,加上人的饮食量和睡眠时间都比其他季节少,人体的水分也比其他季节失去得多,抗病能力减弱,此时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对此,专家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七八月时最易患肠道传染病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痢疾、伤寒、霍乱、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的病菌、病毒经人的口进入肠道,在消化系内生长繁殖,从而发病。这种病有传染性,所以称之为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一类传染病。

  传染源,通过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传染。传播途径,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至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多发于个人卫生习惯差、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购食品需知】一是要注意标识是否齐全。选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应查看食品外包装上有无名称、规格、生产单位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限、贮存条件、成分或配料表、食用方法等内容。

  二是要注意是否过期。若发现有过期、胀包、异味、分层等变质迹象,应停止购买食用。

  食物被细菌污染是发病要素

  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细菌性痢疾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或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中毒型菌痢。夏季肠道传染病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病原体繁殖快。当温度上升到21℃以上时,繁殖速度加快,35℃~37℃,是细菌繁殖最旺盛的温度。夏季又闷又热,是病原体繁殖最快的时候,所以属易发病期。

  胃酸酸度低。胃酸能杀死各种病原体,但在夏季,胃肠道则出现相对贫血,饮水量增加,大量喝水常会冲淡胃酸,使病原体乘虚而入。

  苍蝇多。夏秋季节室内蚊蝇大量繁殖,苍蝇到处乱飞,而且在取食过程中边吮吸、边排泄,使大量细菌污染了食物,人吃了以后,就易感染肠道传染病。

  另外,夏季瓜果大量上市,但瓜果在生长、采摘、运输、销售过程中,难免会染上病原体。街头的小吃、夜宵排档等,往往因为烹调时间短、不注意卫生、食具消毒不严等,更易传播疾病。

  【购食品需知】三是要注意是否新鲜。熟肉制品从制作到售出在无冷藏条件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两小时,尤其是食用购买的熟食制品前,要加热消毒后再吃。

  四是注意其防蝇、防尘设施是否齐全。购买熟食制品时,要观察店家有无完善的“三防”设施即防蝇、防尘、防鼠。

  多吃大蒜、洋葱等可预防

  专家提示,多吃杀菌蔬菜可预防肠道传染病。其次,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重点做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灭害虫即苍蝇、蟑螂、蚊子、老鼠等。

  同时,大暑时节,天气酷热,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暑湿之毒。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若出汗过多,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食物消化不良。

  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祛除暑湿,比如黄瓜、西红柿、茄子、生菜、芦笋、芹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此外,大暑时节作为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胃肠道疾病。

  【购食品需知】五是要注意食品存放条件、存放容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一旦发现食品的品质有问题时,绝对不要购买。

  六是要注意店家有无安全卫生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若店家无食品安全卫生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应拒绝购买其任何食物,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洋奶粉实行零关税价格反涨 三月份后或
    出生月份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思念公司回应致病水饺事件 称7月份已下
    湖南省6月份艾滋病死亡和猩红热疫情上
    卫生部 3月份全国逾千人死于艾滋病
    湖南3月份发现手足口病2138例 无重症死
    广东1月份传染病发病37756例
    脂肪肝饮食处方 每餐吃七八分饱不吃夜
    粤9月份超五万人染红眼病
    十月份维C银翘片零售市场下滑4成
    广州恙虫叮咬伤很常见 九十月份仍是叮
    阴历八月吃蒸芋头可益胃健脾增强免疫
    福建省6月份共发现8946例手足口病 死亡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