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炎夏养生合理安排营养饮食预防宝宝腹泻

炎热的夏季是婴幼儿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据统计小儿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高居第二位。患儿大便稀薄,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有的带有脓血,常伴吐奶、发热、腹胀、烦躁不安,严重影响宝宝健康,需及时治疗。

宝宝夏季易腹泻的原因

宝宝胃肠道发育未成熟,胃酸比成人低,加之夏季多喝饮料,冲淡了胃液,杀菌能力降低。

宝宝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也比成人少,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天气炎热,使消化液和酶分泌减少,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相对比成人多的营养物质摄入,而营养物质又须经消化道来消化吸收,其负担就会较重。

夏季天热,细菌很容易生长繁殖,加之吃的冷拌菜多,增加了胃肠道感染的机会。

幼儿腹泻时,家长需要进行五个方面的观察:

在腹泻病例中,由于饮食不洁而致使带有细菌、病毒或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体内引起的腹泻最为多见,称为“感染性腹泻”,占腹泻病例的85%左右。这类腹泻大都容易出现体温异常,表现为中度发烧(38.5度左右),发烧症状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时出现。同时,患感染性腹泻的孩子还会表现为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无精打采等。对此,家长不必过于焦虑。

但当孩子早于腹泻(或初起腹泻次数少时)出现高烧(39度以上)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及时就诊,以防病情凶险的中毒性痢疾。

观察精神状态

即观察腹泻的孩子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孩子在腹泻时常有的无力、疲乏、爱睡觉而易叫醒不同,是精神、意识障碍的表现。

还有一种表现是喷射性呕吐,一说吐张嘴就喷呕出来,而不是恶心难受才呕吐,也不是用药后呕吐。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精神症状表现,要即刻就诊。

观察大便性状与次数

幼儿腹泻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有少量粘液。每天腹泻5次左右,大便量不很多,无明显脱水现象。

但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血水样便、或脓血样便,且每次便量较少,坐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曲菌腹泻,或是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诊。

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就会使体内失水多,容易出现脱水症状。应及时就诊输液,防止发生酸中毒。

观察并发症的早期表现

孩子腹泻时出现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尿量减少,尿中有蛋白;四肢、尤其是下肢瘫软无力;呼吸不畅;皮肤出现皮疹、瘀斑等症状,往往是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应及时就诊。

观察药物效果与反应

孩子腹泻症状较轻,可自行购药医治。但若自选药物在2天内未见疗效,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就诊。

腹泻患儿的饮食应以稀软的营养饭食为主,未断奶的婴儿可照样喂奶;尽量多喝水,水中加少量盐饮用更佳。此外,照护腹泻患儿的家长要随时洗手,防止病菌扩大传播。

那么如何为腹泻的小儿安排饮食呢?

不论何种病因的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可达4~5次乃至数十次不等,也常有恶心、呕吐,患儿一般食欲不好或拒绝食物。

此时大人不要焦急,因为小儿的胃肠道功能虽然降低,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所以母乳喂养小儿要坚持哺喂,只要小儿想吃,就可以喂。

吃牛奶的孩子,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 左右,如果减量后小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胡萝卜水、新鲜的水果或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

辅食在腹泻期间可以暂停,待病症恢复后,再慢慢由小量逐渐添加。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向各国推荐口服补液盐,按其说明配成液体,根据小儿腹泻情况分多次用匙喂食。

如何预防宝宝腹泻

要提倡母乳喂养,这是因为母乳营养丰富,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还含有免疫球蛋白,能阻止细菌侵入肠粘膜,具有抗感染能力。母乳喂养也较卫生,不易受到细菌污染。

要注意饮食卫生,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及用具要定时消毒,不用时要用清洁布盖好。因为奶瓶容易被污染,要尽量用水杯和碗勺代替奶瓶。夏季天热,不要把婴幼儿食品放置太长时间,最好做一顿吃一顿。宝宝吃饭前一定要洗手。

由于腹泻可引起尿布皮炎和尿道感染,所以每次宝宝大便后应及时换尿布,并用温开水冲洗肛门及臀部。宝宝在夏季可适当暴露臀部,并在臀部涂一些护臀膏等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北京市试点中医养生机构准入制 养生服
    北京将试点中医养生机构准入制
    立春养生重点在于护肝
    冬季最适合女人的4款养生汤
    大寒节气养生食疗方推荐
    春节养生食谱清肠胃可排毒
    小年养生保健小贴士
    养生必知7款美味坚果
    6大女星养生法 林志玲的泡澡秘诀
    冬季滋补肝肾养生粥 紫米核桃红枣甜粥
    冬季健康养生三大定律
    小寒节气防病养生攻略
    食疗养生警惕四大误区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