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美国43岁男性艾滋病患者被治愈 系世界首例

  世界首例!  43岁男性艾滋病患者被治愈

  自艾滋病病毒1981年被发现以来,终于有医生宣布病人被彻底治愈,但这只是一起特殊的个案

  □ 本刊记者 戴廉 | 文

  几位德国研究者的大胆尝试,燃起了治愈艾滋病的希望之光。

  在2010年12月的美国《血液》杂志上,德国三所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称,其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一位43岁男性艾滋病患者被治愈。

  这应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结果——自艾滋病病毒1981年被发现以来,世界上还从未有任何一位病人被治愈。

  不过,被“治愈”的并非普通艾滋病人。当前定居柏林的美籍男子蒂莫西·布朗(Timothy Brown),十几年前患上艾滋病,几年前又被确诊为白血病。2007年,他在德国柏林大学夏里特医学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以治疗白血病。

  不同的是,医生为他寻找了一位携带特殊基因的干细胞捐献者,而携带这种特殊基因的人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的侵扰。

  “这是一个十分不寻常的病例,它表明了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基因疗法可能会清除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所副所长、临床艾滋病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唐纳德·光泰(Ronald Mitsuyasu)对本刊记者表示,“但它本质上并不是基因疗法。迄今为止,还不能被复制。”

  多位专注于艾滋病治疗的国内临床医生也对本刊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治疗方法“只是个案,要想在艾滋病人群中普及还很不现实”。

  小概率事件

  好似被闪电连续击中一样,布朗的艾滋病被治愈是个十足的“小概率事件”。而夏里特医学院的血液病医生杰罗·胡特(Gero Hütter)是这个事件中的关键人物。

  胡特是布朗的主治医生。2006年,布朗因急性髓性白血病住进夏里特医学院附属医院,胡特为他设计的治疗方案中包括两个疗程的诱导化疗和一个疗程的巩固化疗。但是,在第一个诱导化疗期间,布朗出现了严重的肝中毒与肾衰竭反应,化疗方案难以继续。

  于是,当时37岁的胡特医生记起了十年前一项关于艾滋病的发现。1996年,就在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抗病毒药物“鸡尾酒疗法”的同一年,有研究者发现,一些同性恋男子尽管与数百个性伴侣有过危险性行为,却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原因在于他们从父母双亲那里继承了一种特殊的突变基因,能够抵御艾滋病毒的进攻。

  艾滋病病毒能够融入病人的DNA中,隐藏在所谓的“避难细胞”里,很难被清除出体内。但要想进入到细胞之中,病毒通常还须依赖人体内其他因子,比如3号染色体短臂上的CCR5基因。它们相当于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的大门,当其发生突变而缺失32个碱基时(被称为CCR5⊿32)时,病毒就会不得其门而入。

  研究还发现,约1%的欧洲人继承了这种CCR5突变,北欧人中这个比例更高;非洲人、亚洲人和南美洲人则很少携带该突变基因。

  解放军302医院王福生教授及其同事后来开展的调查显示,中国汉族人该基因的突变率仅为0.16%,而维吾尔族人高达3%以上。

  尽管胡特对于艾滋病治疗是个外行,但他仍然提出一个奇思妙想:为什么不能同时治疗这两种病?最终,他向布朗推荐了干细胞移植疗法,并希望找到携带CCR5⊿32的骨髓捐献者。

  布朗的足够幸运之处在于,全德国一共只找到80个合适的骨髓捐献者,而检测到第61个捐献者的样本时,胡特医生的同事发现了这种突变基因。2007年2月,干细胞移植顺利施行。

  为了预防移植手术通常会出现的排异反应,胡特医生用药物和放疗手段杀死了布朗体内的骨髓细胞和很多免疫细胞。这个过程对于艾滋病病毒藏身的许多“避难细胞”来说是致命的。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些准备工作也正是布朗体内艾滋病毒得以消除的重要因素之一。

  胡特医生及其同事心里并没有底。他们原本计划,一旦发现艾滋病病毒重新出现在布朗的血液里,就让他走上服用抗病毒药物的老路。

  在干细胞移植前,布朗接受过四年的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即服用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美国专家设计21道题自测老年痴呆症
    美国专家的果蔬清洗法
    美国官方调查称美赞臣奶粉未受污染无需
    美赞臣称在美国被召回奶粉未在中国销售
    美赞臣奶粉疑含细菌在美国沃尔玛下架
    美国权威仲氏 抑郁自评量表 
    美国一男子成艾滋病痊愈首例 患白血病
    美国大学性教育课上男女自示范性高潮
    生活照成电视剧中遗照 宁波陈先生获赔
    美国专家教你如何减轻心理压力
    美国通过克隆技术定制个性化人体干细胞
    美国死于李斯特菌感染的人数升至15人
    美国科学家发现防止成人干细胞老化技术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