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奶企从不知情到隐瞒 竞争让问题乳品阴魂不散

连日来,有关襄樊追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玉米奶的事件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但监管部门调查发现,这批“勾兑”了青海 “东垣奶粉”的问题玉米奶产于湖南湘潭。这一表明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事件,折射出“涉乳”饮料业在原料控制、合格证管理、品质检验等环节进退失据的尴尬困境。

“张冠李戴”的“三聚氰胺奶”

最近几日有消息称,湖北襄樊市工商部门正在追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乳酸玉米奶,这批奶三聚氰胺含量高达每公斤4.8毫克。

据了解,今年5月至6月,“远山乳业”一新聘技术人员提出按照新配方生产“远山牌”乳酸玉米奶。这种饮品除了需要玉米原浆等原料,还需要按照千分之二左右的比例添加奶粉调整口感。为此,公司从其长期合作伙伴长沙高桥大市场宇翔食品添加剂商行购进了一袋25公斤装青海“东垣奶粉”(批号 20100513),外加2公斤“东垣乳粉”散装样品。先后配制、分销乳酸玉米奶309件(规格500毫升/瓶,每件15瓶)。11月7日,湖南省疾控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调查中,在企业主动送检的样品中查出有玉米奶三聚氰胺超标。

截至11月21日,湘潭市和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结果显示,“远山乳业”使用的青海“东垣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达每公斤68毫克。但目前封存的6月1日、15日两批乳酸玉米奶,尚未检出三聚氰胺成分。考虑到“远山乳业”同期还使用了部分鲜奶作为原料加工玉米奶,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2日决定将手中封存的所有玉米奶逐箱检验。

奶企从“不知情”到刻意隐瞒

考虑到青海“东垣奶粉”三聚氰胺问题东窗事发是在今年7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调查认为,“远山乳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酸玉米奶。而在7月8日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市排查青海问题奶粉时,“远山乳业”生产现场负责人面对上门调查的执法人员,签字画押称企业没有使用奶粉作为原料生产饮料。但随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厂房一角发现剩余的21公斤“东垣奶粉”,“远山乳业”隐瞒违规之嫌浮出水面。

“远山乳业”董事长戴湘等人认为,从公司自行调查过程来看,问题产品产生的关键在于采购环节事前检验过程。此外,停止使用“问题奶粉”后,负责原料采购的工作人员对退货过程信息反馈严重滞后,也使公司丧失了处理问题的有利时机。

■新闻分析

问题乳品为何“阴魂不散”

记者在湘潭市采访,很多市民感到百思不解:国家惩办三聚氰胺毒奶采取的可谓雷霆手段,但“问题乳品”为什么就是“阴魂不散”?在一些生产、监管和流通领域专业人士看来,“问题玉米奶”事件看似偶然,但其中暴露出的是我国“涉乳”食品业的多重困境。

原料控制进退失据

“远山乳业”20多年前靠办奶牛场起家,在湖南等地市场有一定口碑。但多年的经营实践证明,中小奶制品企业自己建设奶源基地,存在散养奶牛难以控制乳品质量、旺季合同难以兑现、淡季牛奶容易出现滞销、疫病控制等诸多问题,在没有外部补贴的情况下稍不留神就会发生亏损。而国内原料奶粉供应分“三六九等”,中小企业订货量小、出价低、需求波动大,只能与低端奶粉生产企业打交道,在此过程中,质量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自然升高。

恶性竞争致畸形成本控制

此次“远山乳业”采购的“问题奶粉”,价格约每公斤20元。而采用大品牌奶粉甚至进口奶粉,价格为每公斤30至35元。湘潭有关人士坦言,生产含乳饮品的中小企业,面对的廉价饮品市场,产品本身门槛低、附加值低,在这种氛围下与多如牛毛的同行恶性竞争,使用大品牌奶粉和杂牌奶粉,小批量试制成本差异只有几百元,但一旦形成大批量,成本差距就会成千累万。企业成本控制自然锱铢必较,进而导致中小乳饮品企业质量风险高发。

“索证”形同“风险博弈”

在湘潭“问题玉米奶”事件中,宇翔食品添加剂商行和远山乳业,都信赖奶粉生产者提供的一纸“质监部门检验合格报告”。但据湘潭市和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查证,这一合格证涉嫌伪造。但原料批发和生产企业难辨真伪,以讹传讹导致“问题奶粉”最终成了食品生产的原料。有企业界人士坦言,当前我国奶制品管理强调“索证”,但合格证造假非常容易。特别是某些进口奶粉,经销商能够向采购企业提供的“身份证明”,只是模模糊糊的海关检验手续“传真件的复印件”,下游企业凭此采购,一旦踩中“地雷”,只能自认倒霉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为脱困境 部分城市牛奶企业推出二十四
    雅士利被冤枉 奶企遭恶搞反映深层监管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