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谈 犬 色变 十天观察法 为何难产

安徽教授祖述宪称狂犬病传播状况被夸大与疫苗利益相关 广东疾控专家详解谜底

“十天观察法”为何难推广安徽教授祖述宪称狂犬病传播状况被夸大与疫苗利益相关 广东疾控专家详解谜底

“十天观察法”为何难推广

安徽教授祖述宪称狂犬病传播状况被夸大与疫苗利益相关 广东疾控专家详解谜底

“现在很多人就算被狗舔了一下,都吓得要到医院去打疫苗”。一直以来,已经退休的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祖述宪都从未放弃他和狂犬病疫苗“较真”的立场。

“健康犬并不带毒,我国很多城市都是好几十年没有狂犬病了,现在的养狗方式和条件都不容易造成狂犬病的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认定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6年,而不是我们的书刊上所说的二三十年,甚至更长。”

以上的话被祖述宪一再重复:“这些在国际公共卫生学术界通用的关于狂犬病的观点、经验和做法,在中国却没有被正确理解和推广。”

他援引了中国疾控中心张永振博士说过的一句话: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狂犬疫苗消费的最大市场,国内外数十家疫苗公司抢夺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一些疫苗公司故意夸大狂犬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期。“我才知道潜伏期被夸大,不仅是知识问题,还有利益的原因。”祖述宪说。

对此,近日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的有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解内情。

老教授祖述宪笑称自己比较“多事”。他的学术研究领域是传染病流行学,因为关注动物,才发现狂犬病的问题有很多“误区”。

从搜集国外狂犬病专著和论文,到与国外专家通信,去广西、湖南、内蒙古和河南等省区防疫站考察,再到网上开博客回复提问,这些年来,他一直想着“让狂犬病传染状况回归本真”。

质疑数据

“业余”教授提出“虚高”异议

因为养狗,祖述宪开始了对狂犬病的研究。

“狂犬病一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居各种疾病之首”,祖述宪说,长期以来“健康犬带狂犬病毒”的外界舆论一度造成了恐慌。

祖述宪说,很多报道中说健康狗“带毒率”为17.7%,来源于1992年广东省卫生防疫站的报告。《健康报网》2005年的一篇报道也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和贵州等狂犬病高发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外观健康犬的脑内带毒率约15%,对人群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当时,上海市还测出“40%的狗为无症状携带狂犬病毒”。

“这数据有悖常理,”祖述宪根据自己的流行病学专业知识说,“假如健康狗带毒率这么高,我国的狂犬病发病数早就是现在的十倍甚至百倍。”事实上他掌握的情况是,很多数据显示“健康犬带毒率”高,却没有狂犬病发生的报告,或极其少见。

经过查阅国内外重要文献,他发现这个惊人的“健康犬带毒率”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国际会议上英美学者无一例外对其持否定态度。

祖述宪向国家卫生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问题应该出现在测毒技术上。

  仅供参考

实验方法或出现“假阳性”

回忆起1992年的监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何剑峰告诉记者:“采样肯定没问题,样本都是从菜市场买的食用狗,外观是健康的。”他承认,“受实验检测方法、试剂、操作等影响,结果也仅供参考。当时采用的是抗原法,而现在则更多地使用核酸分离法。”

“这种抗原法,也就是脑标本印片荧光抗体法检查病毒抗原技术,很容易产生假阳性。即很容易把不带毒的样本误测为带毒。”祖述宪说。

祖述宪的这一番推断,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振2006年的一个结论不谋而合。

2007年张永振和另外三名狂犬病专家联合发表文章表示: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他们的依据源于在湖南、贵州两地对可疑健康犬进行现场6个月以上的观测,主要检测唾液及脑组织中是否存在狂犬病毒抗原与病毒RNA。研究发现,这些犬既没有出现狂犬病症状,其脑与唾液中也不带狂犬病毒。

在狂犬病高发的贵州省安龙县,他们从疫点周围的153只犬中采集唾液,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发现其中15只犬呈阳性。

随后他们换了另一种方法来检测: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结果大为不同,这15只犬均为阴性,也没有异常表现。6个月观察期后,他们再次采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化检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