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母婴保健 >> 怀孕期 >> 正文  

解读孕妈妈五官变化预示的疾病信号

  由于怀孕后内分泌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孕妈咪的角膜组织会有轻度水肿,使角膜的厚度增加。同时,孕妈咪的泪液分泌量也比平时少,黏液成分增多,眼角膜弧度也会发生变化,容易造成角膜损伤,使眼睛有异物感、摩擦感等。

  孕期常见的眼睛变化有:

  视力下降

  怀孕时荷尔蒙的波动会导致视力障碍。如果你本来就是近视眼,那么怀孕之后情况可能会略微加剧,你发现自己的眼镜不合适了。产后雌性荷尔蒙水平下降,视力又会恢复正常。需要提醒的是,太大的视力变化可能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表现,所以不要掉以轻心。

  对策:每月定期去医院做常规检查,如果发现视力有明显下降,就该要求医生为你做一个尿糖指标检查。如果以前的眼镜不合适了,千万别凑合着用,也不要随便扔掉(因为生完宝宝就又能派上用场了),暂时先配一幅舒适的“孕妇眼镜”,也是一个特别的纪念。

  眼角膜的弧度在妊娠期间会变得较陡,产生轻度屈光不正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现象,这种情况在怀孕末期更加明显。其结果可导致远视及睫状肌调节能力减弱,看近物模糊,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形。如果原本近视,此时眼睛的近视度数会增加。

  对策:这种异常现象也多在产后5-6周恢复正常,所以,此时孕妈咪出现远视或近视加深情况,先不必配换眼镜,可在分娩一个多月后再验配,这样度数才相对准确。

  眼角膜水肿

  孕妈咪因黄体素分泌量增加及电解质的不平衡,容易引起角膜及晶状体内水分增加,形成角膜轻度水肿,其眼角膜的厚度平均可增加约3%,而且越到怀孕末期越明显。由于角膜水肿,敏感度将有所降低,常减弱角膜反射及其眼球保护的功能,

  对策: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产后6-8周便会自动恢复正常。

  妊娠末期,大约80%的孕妈咪泪液分泌量会减少,怀孕期间受激素分泌的影响,泪液膜的均匀分布遭到破坏。泪液量的减少及质的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干眼症。

  对策:孕妈咪应注意孕期的卫生保健,合理营养,多摄入对眼睛有益的维生素A、C等营养素。可以适量使用眼药水湿润角膜,消除眼疲劳。怀孕时不能用氯霉素眼药水,如有炎症可以用红霉素、洁霉素眼药水,但最好先征求产科医生意见。眼药水的吸收是经由鼻泪管流到鼻腔,透过黏膜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如果孕妈咪担心使用眼药水对胎儿会有危害,在点眼药水的时候可靠近眼睛内侧的泪点,这样能较少药物的吸收。

  听力减弱

  怀孕后,孕妈咪机体的细胞内外液中雌激素浓度差异较大,引起渗透压改变,导致内耳水钠潴留,进而可影响听力。有研究显示,从怀孕早期开始,孕妇的低频区听力(150-500赫兹)即有所下降,并在孕期的中、晚期继续加重。

  对策:孕期听力变化一般在产后3-6个月会恢复正常。孕期内要注意补充营养,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建议孕妈咪平时最好少听耳机。

  经常流鼻血

  怀孕后,胎盘会产生大量雌激素,尤其是妊娠7个月后,血液中的雌激素浓度可能超出怀孕前20倍以上,血液中大量的雌激素可促使鼻黏膜发生肿胀、软化、充血。孕妈咪鼻腔的血管壁的脆性增加,就容易发生破裂而引起鼻出血。

  对策:孕妈咪一旦出现鼻出血时,应迅速仰卧,用拇指和食指压鼻翼根部,持续5-10分钟,并用冷湿毛巾敷额或鼻部,一般出血可止住。孕期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E类食物,比如青菜、红豆、瘦肉、乳类、蛋类等,这样可以增强血管弹性。一般情况下的鼻出血不会造成贫血,如果孕妈咪出血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黄体酮有显著形态学影响,为维持妊娠所必需。复方黄体酮注射液:为淡黄色澄明油状液体,每支1ml,含黄体酮20mg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母婴:

  • 下一个母婴:
  • 相关文章
    孕妈妈要特别注意 分娩前最易出现的临
    分娩三迹象 孕妈妈要非常小心
    孕妈妈经常盘腿而坐有利于顺产
    孕妈妈想要轻松顺产 产期必做好四件事
    孕妈必知常识 胎儿能通过子宫品尝食物
    孕妈妈们要千万小心患上“产检依赖症”
    春季新型禽流感来袭 孕妈妈感冒要小心
    孕妈妈“吃不胖”的秘密法宝大揭密
    胎教全攻略 准爸孕妈如何开始情绪胎教
    孕妈妈从什么时候开始胎教最科学
    孕妈妈注意喽:三个音乐胎教误区早知道
    解读洋奶粉问题频出背后的“秘密”
    专家解读维生素B对宝宝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