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炎50例

牛雪华

  自1986年以来,笔者应用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炎50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统计的50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男22例,女28例;3~6岁6例,7~11岁31例,12~14岁13例;7~11岁发病率高,发病前1~2周患上呼吸道感染8例,患扁桃腺炎27例,患脓疱疮15例。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桑叶、桑皮、野菊花、连翘、芦根、白茅根、地肤子、丹参、益母草、茯苓。随证加减:发热加知母、生石膏;尿蛋白(++)以上加蝉衣、白花蛇舌草、生栀子;血尿加石苇、生地;肿甚加猪苓;高血压加夏枯草、钩藤;脓疱疮加蒲公英、赤芍;扁桃腺炎加板蓝根、玄参。根据小儿年龄不同而用药量各异。每日1剂,水煎分少量多次服用。明显感染可配合抗菌素,常用青霉素3~5天。
3 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一个月内连续3次以上尿常规复查均阴性;好转:症状体征消失,一个月内尿常规复查有微量蛋白及少许红、白细胞;无效:治疗1个月症状体征部分改善,尿常规蛋白(+)以上,红血球5/HP以上。
  结果:50例中治愈46例(92%),好转4例(8%),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愈时间最短3天,最长15天。
4 典型病例
  董 某,男,7岁,学生,1991年10月21日初诊。面部全身浮肿五天。五天前头面及四肢出现散在白碗豆大小脓疮,周围红晕,接着眼睑、颜面浮肿,继而延及全身前来就诊。症见发热,头面脓疱渐结痂,四肢脓疱破溃流黄液,颜面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呈中度,咽喉肿痛,胸闷纳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查体:T39.2°C,BP17/12KPa。扁桃腺Ⅱ°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尿常规:颜色(红),透明度(微浑),蛋白(++++),红血球(+++),脓球(+),颗粒管型(0-1)。此乃热毒内归,下迫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膀胱气化不利。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宣肺行水。处方:桑叶10g,桑皮10g,野菊花10g,连翘12g,赤芍12g,白茅根15g,芦根12g,益母草12g,茯苓12g,大腹皮10g,知母8g,大黄3g,石苇12g,蝉衣8g。3剂,每日1剂,水煎,日服2次。配合青霉素治疗。10月24日复诊:热退,脓疱疹结痂渐愈,小便清长,水肿消退,诸症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脉濡。Bp15/10KPa,扁桃腺正常;尿常规:蛋白(+),红血球(4-6),脓球(0-2),颗粒管型(-)。温热渐退,上方去知母、大黄、腹皮,加丹参12g,地骨皮10g,生苡仁15g,继服6剂。10月31日复诊: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尿常规均正常。后以口服知柏地黄丸善后,随访2年未发。
5 体会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学水肿病中的阳水范畴。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阳气相对比阴气旺盛,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患病易从热化。再则肺为娇脏,脾常不足,肺之宣降及脾之运化功能不全,感受六淫之邪后易转化为湿热毒邪蕴结体内,导致肺失宣降,脾失运化,肾失气化,水湿内停形成水肿。方中桑叶、桑皮、野菊花、连翘、芦根疏风清热解毒,宣肺行水;白茅根、地肤子清热利水通调水道而不伤阴;茯苓健脾利湿;丹参、益母草凉血活血而通水,合用则热毒清解,肺气宣通,水湿下行,水肿自消。
  须告诫者,小儿阴常不足,故临床用药清热之品不可过于苦寒,利湿不宜太过,要淡渗利湿,中病即止。恢复期主要是湿热未尽,气阴渐虚,不宜采用温补法,以免助长余热之邪,使病情反复。而当养阴清热,健脾渗湿,以巩固疗效。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