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论经络皮部与蜂针疗法

董勤

  蜂针疗法是利用蜜蜂螫器官为针具,刺激体表的经络腧穴,以防治疾病。其临床应用与经络皮部理论关系密切,就此浅析如下。
  经络皮部的浅表性与蜂针的刺法特点
  十二经脉在体表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这些区域最浅表的部位为皮肤,即所谓皮部。
  蜂针是取蜜蜂螫器官中的螫刺为施术工具,既细且短,类似于古代九针中的“针”,其操作取法于《官针》刺法中的“毛刺”、“扬刺”、“半刺”,刺入人体的深度仅为1~1.5mm,十分表浅,因此其刺激部位重点在经络皮部。
  经络皮部的病理反应性与蜂针的处方选穴
  皮部由于经络的联系,使它与内在的脏腑相互沟通,病邪可借此通道而内外出入。当病邪由里达表、由深出浅时,皮部便成为病变的反应区,表现为皮肤表面色泽、形态、感觉、电特性等特殊变化。根据这些现象,临床便可通过望诊、触诊、电测定等方法,由外察内,以表知里,辨证分经,为蜂针的处方取穴,选择有效的施术部位提供依据。
  1.经络皮部色诊与辨证选穴
  蜂针在治疗时,常根据皮部的色泽表现,进行辨证取穴。如治痹证,应细察局部皮色,凡皮色青紫者,多为寒为瘀,处方除局部取穴外,应酌配肾俞、关元、膈俞、血海等穴,以壮阳驱寒、活血化瘀;皮色红者,多为热痹,宜配大椎、曲池等清泄热毒。又如牙痛,若见龈色鲜红肿痛者,证属实火上攻,穴取合谷、外关、风池、内庭为主,以泻阳明风火;若齿龈色淡,则系虚火上浮之证,处方当去外关、风池,加用太溪、照海,以滋阴降火。
  2.病理反应的循经性与沿经散刺
  可见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与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路线相一致的。当某条经脉或其所属的内脏发生病变时,则会在其相应的皮部产生异常变化,而呈现出特有循经症候群,此所谓“经络所循,病候所在”。
  根据经络皮部上述病理反应的特点,临床常应用循经诊察法,沿经观察皮肤色泽、形态,按压探索其阳性体征和反应,如压痛、皮下结节等,结合经络循行规律及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循经取穴。蜂针疗法的循经散刺法即是在此指导下运用的。如治带状疱疹,痛在头面者取阳经经穴,因头为诸阳之会。其中痛在前额、眉棱骨处者为病在阳明,痛在头侧部者为病在少阳,痛在头后部者为病在太阳。若痛在胸胁者则为足少阳、足厥阴经之属。治疗时用循经散刺法,将刚从活蜂体中拔出的螫刺在上述与疾病相关的经络皮部上,沿着病变经脉体表的循行路线取多个穴位,散刺数点,针不离镊,随刺随拔,以疏调经气,通络止痛。
  3.病理反应的局限性与穴位点刺
  经络皮部的病理反应有时可在某一局部表现得特别明显,临床称之为阳性反应点或变异点,这些点在特定穴上的出现率特别高,脏腑病常在本经的原穴和其背俞穴上出现压痛或其它异常反应。
  蜂针治病十分注重皮部阳性点的诊察,通过视、触、电测等方法,找出上述病理反应明显的特定穴、奇穴或阿是穴,作为治疗疾病的重点穴,进行蜂针点刺,并留针0.5~5min。此法将针留置于皮内一段时间,蜂液注入量较大,故比循经散刺法的刺激量强,由此可集中作用于与疾病相关的皮部变异点,起到特殊的治疗效果。
  皮部的传导输注性与蜂针的作用途径
  蜂针疗法虽刺激于皮部,但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脏腑这一传注通路,可将皮部所接受的刺激信息传入体内,从而起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其传导输注性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可能与以下作用途径有关:
  1.蜂液的吸收
  蜂针在刺激的同时注入适量的蜂液,它可通过皮肤微循环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蜂针选择皮部特殊的点——腧穴作为施术部位,本穴点的皮肤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其穿透、吸收能力比非穴点强,因而可使相关脏腑或器官得到比一般注射时浓度更高的药物。
  2.皮部活跃的血液循环
  皮部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十二皮部与孙络、浮络关系密切。络脉的概念相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血管,孙络、浮络与浅表的毛细血管相近。皮肤解剖可见真皮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具有良好的血液循环机制。在蜂针及其蜂液的双重刺激下,可使皮温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进一步加快了对药液的吸收和传送。同时由于促进了血液循环,也改善了病变组织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3.皮部神经的反射调节
  每个脏腑均在皮部的一定范围有着相应的投影区。因此,蜂针疗法通过辨证分经选穴,作用于皮肤特定区域的神经末梢及感觉器,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经络减肥仪瘦脸220例临床观察
    经络调制中频脉冲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