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钮扣式补片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用自己创制的经皮式补片,关闭实验动物VSD取得成功,1990年报道成功用于
临床[3],我科1994年6月至1997年9月,采用这种方法治疗VSD 14例,并进行了随访。



材料及方法

一、一般资料

经临床及彩色B超多普勒显像诊断为先天性VSD 14例,其中膜周型VSD 11例,干下
型VSD 2例,肌部VSD 1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2.6±7.4(15~41)岁,病史10.5±7.6
(1~20)年,心功能Ⅱ~Ⅲ级。合并类风湿关节炎(静止期)1例。

二、手术方法

经右股动脉置入6F动脉鞘,肝素化80 U/kg。送入猪尾导管至左室行造影,测VSD缺损口
大小及位置,再经股静脉置入8F动脉鞘,然后沿股动脉送6F右冠状动脉(冠脉)管到左室,通
过VSD缺损口至右室,循导管送入0.025 mm丁头交换导丝至肺动脉或右房,经股静脉用异物
钳捕捉交换导丝并从股静脉拉到体外,建立轨道,沿轨道导丝经股静脉插入8F长鞘通过VSD
缺损口到主动脉根部,沿导丝经长鞘用补片推进器把正补片送到管端,并移动长鞘到左室流
出道与升主动脉交界处释放补片,随后回拉补片使其置于VSD左室侧,听诊杂音消失或明显
减弱,彩色多普勒证实补片益已正确后,再经长鞘把补片扣针送到VSD右室侧并固定之,后
左室造影见左向右分流消失或明显减弱,退出释放系统。术毕包扎伤口,卧床12小时用抗生
素2~3天后出院。


结果

一、结果及随访

14例患者有10例手术成功,术前左室造影均确诊为膜周型VSD,其中1例在手术过程中
第1次释放正补片时,由于选择的补片较小,在左室流出道向室间隔回拉补片时,补片脱出至
右室,后用异物钳经导管将补片在右室流出道取出,随后重新建立轨道,选择更大补片,手
术成功,所有患者第2~4天复查后出院,经15.5±11.0(3~36)个月随访,各项检查结果良
好。

10例手术成功患者术前左室造影见明显左向右分流,术后造影5例分流完全消失,5例少
量残余小分流,术前左右室压力阶差79±12 mmHg(1 kPa=7.5 mmHg),术后89.5±11.9 mmHg
(术前与术后比较,P<0.001)。术前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流为Ⅱ~Ⅲ级,术后及随访为Ⅰ
级,心脏杂音术前3.9±0.3级(术前与术后及随访比较,P<0.05)。胸片检查有6例患者从术
前肺血流增多变为术后肺血流正常,4例患者肺血流改善,随访时肺血流正常。术前心脏B超
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均可见膜周部缺损口,大小6.0±2.4(4~10)mm,穿隔彩流束宽4.5±1.8
(2.5~8.3)mm,术后及随访均可见补片位置良好;术后彩流束宽0.6±0.7(0~2)mm,随访时
完全消失(术前与术后及随访比较,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术前48.4±3.2 mm,术后
45.3±3.9 mm(术前与术后比较,P<0.01),随访时为44.8±3.0。

4例失败患者,其中1例为膜周型VSD,第1次选择20 mm补片及第2次选择25 mm补片,在
室缺口左室面调整过程,补片均从左室脱出右室,取出后左室造影显示室缺口直径从原来
7.5 mm增大至11 mm,考虑为补片从左室拉出右室时将室缺口撕大,假如继续选用更大补片,
有可能由于补片过大,其支架影响主动脉瓣功能,故未进一步完成手术。2例干下型VSD患者,
操作过程6F右冠脉管通过主动脉瓣至左室后,群终不能进入室缺口,考虑为室缺口位置较高,
太靠近主动脉右冠瓣,导管受右冠脉瓣阻挡,未有足够距离提供弯曲度时入室缺口,1例肌部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