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冠心病32例心电图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32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表现特点。方法 32例冠心病患者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典型病理Q波有4例(占12.9%),不典型Q波有10例(占31.0%),无异常Q波有18例(占56.1%)。结论 心电图可快捷地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是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方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电图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在众多诊断方法中,心电图检查具有快捷、经济、无创性、实用性而适合临床广泛应用,尤其在冠心病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0~2004年收治32例冠心病患者,年龄48~85岁,平均66.9岁。伴或不伴高血压及糖尿病。

    1.2  方法  患者仰卧位于静息状态下,将Ⅰ、Ⅱ、Ⅲ、avR、avL、avF、V1~V6按规则分别连接于患者四肢及左胸前壁。

    1.3  结果  典型病理Q波有4例(占12.5%),不典型Q波有10例(占31.25%),无异常Q波有18例(占56.25%)。

    2  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诊断方法有多种。冠状动脉造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冠心病介入诊断技术,由于价格昂贵且为有创性检查,现尚未广泛开展,而心电图具有价格低廉,无创性、快捷等优点,且能直观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对治疗起指导意义,为冠心病诊断的最常用诊断方法[1]。

    因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病变的原因,引起短暂或持续性的心肌缺血,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范围的心肌失去血液供应,往往发生严重的“缺血”、“损伤”、甚至“坏死”的改变,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心绞痛”症状,另一部分患者无主观感觉,心电图表现有不同的特点。(1)无心绞痛症状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无明显改变,主要是T波低平或倒置,甚至呈正常心电图表现。(2)有心绞痛症状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V1导联ST段水平下降0.5 mV或呈缺血型ST段下移,V2、V3、V4导联T波倒置,V5、V6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无病理性Q波出现或病理性Q波不明显。当心绞痛症状缓解时,ST-T异常有所改善甚至呈正常心电图特征[1]。当心肌缺血未能缓解而持续时间较长时可演变成心肌缺血性坏死,而心电图则为急性或慢性心肌梗死的表现,这时可出现病现性Q波。在临床上当病人出现反复心绞痛发作之后,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须对病人做冠心病的监测,在监测诊断的过程中,心电图检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可根据心电图上表现的衍变规律判断心肌梗死发生的时间、面积进展情况作相应治疗措施。当心肌梗死发生后ST段移位逐渐消失,转变为缺血型T波倒置逐渐加深,至3~6周左右发展到最深程度,以后倒置T波逐渐变浅,经数月方能恢复。心肌梗死后期可出现病理性Q波,可根据病理性Q波及ST-T改变出现的位置可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如左室前间壁梗死可出现在Ⅰ、aVL、V1、V2、V3,左室下壁可出现在Ⅱ、Ⅲ、aVF,左室前壁可出现在Ⅰ、aVL、V2、V4、V5等。当遇有病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而心电图却未见典型的梗死图形,仅有Ⅱ、Ⅲ、aVF的ST-T呈直线斜行升高,疑有超急期改变,则可加做V7、V8、V9导联及V3R、V4R导联以此判断有无左心室后壁基底部或右心室梗死。

    综上所述,通过心电图的分析及临床表现综合总结判断。可对冠心病做出较客观诊断,但当有临床表现而心电图正常时亦不能忽视冠心病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8,104.

(编辑:许 忆)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影响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因素
    婴儿暴发型冲心型脚气病37例
    国际眼病中心病房管理体制探讨
    冠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左房功能变
    辨证治疗颈椎病392例
    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部疾病30例体会
     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Hae 多态性和
    冠心病的自我保健疗法
    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疾病300例
    小儿先心病室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
    小儿IgA肾病3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及正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