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环抱捏挤按摩法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体会

【关键词】  环抱捏挤按摩法;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大手术,特别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或髋部周围骨折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预防措施可分为化学性方法和机械性方法等2类。化学性方法主要是采用抗凝药物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机械性方法则是通过降低血液的淤滞性,促进静脉回流达到其预防目的。术后鼓励患者做足踝关节主动运动是临床上较常采用的方法,但术后患侧下肢常有活动时剧痛感,患者往往不能主动活动足踝关节。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自创的环抱捏挤按摩法按摩挤压患侧下肢,模拟下肢肌肉泵促进静脉血液回心的原理,共在临床实施操作30例,无1例发生DVT者。

    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7~92岁,平均69.5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1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6例,髋臼骨折术后6例;其中术侧位于左腿12例,右腿18例;手术时间最长者6 h,最短者1 h。所有患者术后回房时均可发现患侧下肢周径较术前增粗约3~5 cm,提示患侧下肢存在静脉回流不畅,有发生DVT的危险性。所有患者术后回房即开始由护理人员做患侧下肢的环抱捏挤按摩,每隔2~3 h按摩1次,每次按摩10~30 min,直到患侧下肢周径恢复术前尺寸后,改为每日按摩4~6次,每次仍按摩10~30 min,持续时间约半月左右;同时术后12 h所有病例均加用LMWH 5 000 u皮下注射。

    2  环抱捏挤按摩法治疗的实施

    2.1  操作要点  护理人员用双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对合围拢于患者下肢同一水平,在患者下肢及手术部位不感觉很痛的情况下尽量合拢压紧,然后双手有节律地做捏挤及放松运动,每一下肢平面捏挤约3~5次,双手可边沿下肢周径作缓慢滑行,边实施按摩操作,尽量将整个周径都充分按摩一下。操作手法一定先要轻柔和缓,待整个下肢按摩2~3遍后,下肢疼痛感觉普遍减退时,逐步加重按摩力度,将下肢静脉系统及毛细血管丛积存的大量瘀血,向近心端推挤而促进其回流。实施环抱捏挤按摩手法时,一定要先从足部等远心端开始,由下至上叠瓦样操作,相邻二个下肢操作平面之间一定要紧密衔接,具有连续性,从而可将下肢滞留的静脉血连续不断地挤回心脏,起到预防DVT发生的作用。

    2.2  注意事项  骨科大手术术后的患者往往心理上惧怕活动患肢,怕引起剧烈的疼痛不适感觉,这时我们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患者明白DVT发生后的严重后果,使其能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环抱捏挤按摩操作。初次实施按摩时,患者往往觉得操作引起了下肢及切口部的剧烈疼痛,个别患者甚至因此而拒绝接受按摩,所以我们开始按摩时手法一定要轻柔,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待整个下肢按摩2~3遍后,下肢痛觉神经纤维的敏感度普遍减退时,再逐步加重按摩力度,尤其最初的手法操作一定要避开肢体的手术切口平面。当然再好的手法治疗也比不上患者下肢肌肉主动收缩的促血液回流效果,所以当患侧下肢活动时剧痛感明显减轻时,应尽早鼓励患者做足踝膝关节的主动运动,如能将患者足踝膝关节的主动运动和环抱捏挤按摩结合应用,则临床上DVT发生的机率将进一步减少至最小。

    3  治疗结果

    有效标准患肢与术前及健侧相比较,直径相当,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肿胀消失,肌肉富有弹性,按压无指凹性水肿,正常活动下肢关节无障碍。本组病例共治疗30例,患肢周径均于术后2~3 d内恢复至术前正常状态,总有效率100%。

    4  体    会

    DVT是骨科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择期骨科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记忆合金环抱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锁骨长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