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长期应用预混型诺和灵30R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观察

0 0.606 17
0.515

3月 18 0.545 0 0
12月 17 0.515 0 0
Q值 2.28 10.36
P值 >0.05 <0.01

  注:*指平均每位患者每月发生次数
2.4 在血糖控制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使用猪Ins和hIns量分别为(40±2)U/d和(30±2)U/d,后者较前减少约(25±5)%,经t检验(t=20.31,P<0.001),差异性显著。用猪Ins时3例出现皮下硬结,但经hIns治疗后消失,二者均未见过敏反应发生,因观察例数较少,未做统计学处理。
3 讨 论
  我们发现,治疗1年来,在血糖控制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用hIns较用猪Ins的量明显减少,与文献报道相近[1~3]。用量在6个月时稍有增加,以后至1年时稳定不变。换用hIns使需要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重组DNA技术生产的hIns与人体内源性Ins在氨基酸序列、结构及生物活性上完全相同,免疫源性较低,较少诱导Ins抗体产生。长期以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猪或牛Ins较易诱导Ins抗体生成,而较高水平的Ins抗体存在将导致Ins以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式被清除,使Ins需要量增加。
  近年来认为高Ins血症和Ins抵抗与高血压、高血脂症、肥胖、冠心病的发生有关。我们的观察发现,经1年hIns治疗,血压无明显变化,体质量在治疗初期稍有增加,半年以后未再增加,血TG有所下降,HDL-C有所升高,TCh及LDL-C无变化。
  本组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反应的频率每月每例患者为0.5事件,较文献报告[1]稍高,但无严重低血糖发生。在使用hIns治疗中,低血糖反应频率的显著降低,可能由于其较之动物Ins很少引起Ins抗体产生。因为Ins抗体不仅与Ins结合使之生物效价下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结合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Ins可再释放出来,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1]。除此之外,也与本组的文化层次较高,自测血糖次数较多,自我护理的能力较强有关。值得提出的是,本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出现低血糖的频率明显减少,表明患者在应用实践中掌握了根据生活情况进行微调的方法,而用诺和笔3进行微调很方便,也很准确。
  由于应用诺和笔3注射Ins操作方便,剂量准确,基本无痛,易为患者接受,本组用药顺应性为99%(实际注射次数/应注射次数×100 %)。部分2 型DM患者因惧怕注射Ins的麻烦和疼痛,或者由于自行混合国产长、短效Ins不易掌握操作方法和剂量而拒绝Ins治疗,以至病情长期得不到控制而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这种情况已引起国内糖尿病专家们的重视,呼吁对这部分患者加强宣传教育[4]。我们发现,用诺和笔3注射预混hIns,可简化操作过程,减轻自行打针的恐惧,使之易于接受Ins治疗,且易于长期坚持,若与不断的糖尿病强化教育相结合,非常有利于长期达标治疗。
  UKPDS的研究表明,对2型DM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并明确重申,为减少并发症必须长期严格控制血糖使之正常或接近正常。研究还表明,接受Ins治疗甚至空腹血Ins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心血管病发作和死亡率并未增加,用Ins进行强化治疗带来的益处超过了其潜在的危险[5,6]。本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脂代谢有改善,对体质量、血压影响不大。实际上,多数2型DM患者最终都需要Ins治疗。我们认为,应用诺和笔3,每日2次注射预混型诺和灵30R hIns加DMG综合了二者优越性,是患者易于接受,易于长期坚持的一种较好方法。本组观察的时间仍较短,对于慢性并发症的影响不能显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应用等速被动测试方法对偏瘫膝伸痉挛肌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应用MOEA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
    应用PCR技术对DMD患者基因缺失及携带者
    应用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预测妊
    应用硫酸镁治疗胎儿生长迟缓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应用图象处理系统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神经
    应用SPECT观察激素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
    血糖测定的临床应用及再评价
    临床药师在抗生素PK PD理论临床应用中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