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正文  

活化蛋白C抵抗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

  二、方法
  1.标本处理:采集静脉血4.5 ml与0.129 mol/L的枸橼酸钠 0.5 ml按1∶9混合,采血30 min内在12℃条件下2 800 r/min离心15 min,取贫血小板血浆(离心前后的血浆进行血小板计数,保证离心后的血小板数低于离心前的1% ),每份1 ml,分装后储存于-70℃的冰箱中。
  2.抗APC-R敏感比值 (APC-SR)的检测: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为基础[1]检测APC-R。用DIAGNOSTICS STAGO APC-R试剂盒(法国Assieres公司产品)在ACL-200全自动血液凝固仪上测定。具体实验方法如下:分别在试管1和试管2中加入100 μl APTT试剂与100 μl待测血浆,混合,37℃孵育30 min,试管 1中加入0.025 mol CaCl2缓冲液100 μl,测得APTT1,然后在试管2中加入含有0.025 mol CaCl2的活化蛋白C(APC)试剂,浓度为1 μg/ml,测得APTT2,并计算加入APC试剂前后的APC-SR, APC-SR=APTT2/APTT1。结果判断:APC-SR低于正常值的2 s以上为APC-R阳性。
  三、统计学处理
  APC-SR测定结果采用±s表示,组间均数用t检测,APC-R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一、两组APC-SR均值及APC-R阳性率的比较
  对照组的APC-SR均值为2.17±0.25(1.92~2.42),按上述标准APC-SR低于1.67为APC-R阳性。对照组有2例APC-R阳性,阳性率为5%。实验组APC-SR均值为1.92±0.49(1.43~2.41),有14例为APC-R阳性,阳性率为26%。两组间APC-SR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APC-R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二、不同流产次数者之间 APC-R阳性率的比较
  有2次流产者的APC-SR均值为 2.01±0.48 (1.53~2.49),7例为APC-R阳性,阳性率为23%。有 3次或 3次以上流产者的APC-SR均值为1.89±0.49(1.40~2.38),7例为APC-R阳性,阳性率为 2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三、不同流产时间APC-R阳性率的比较
  早期流产者APC-SR均值为 2.07±0.42(1.65~2.49),3例为APC-R阳性,阳性率为12%;晚期流产者APC-SR均值为1.89±0.51(1.36~2.38),11例为APC-R阳性,阳性率为38%。两者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论

  人体正常抗凝系统中,APC通过水解活化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使之灭活而发挥抗凝作用,其体外抗凝活性表现为加入APC后,受检者APTT显著延长。Dahlback等[1]报道,在一些血栓病患者中,加入纯化的APC并未使APTT延长,这种现象被称为APC-R现象。APC-R是由于凝血因子Ⅴ基因上1 691位的鸟嘌呤被腺嘌呤代替,引起凝血因子Ⅴ氨基酸序列506位精氨酸被谷氨酸置换[2],使活化凝血因子Ⅴ对APC反应降低。除了遗传性APC-R外,现在还发现存在获得性APC-R,抗磷脂抗体的产生是获得性PAC-R的重要原因[3]。
  APC-R在流产中的作用,在国外已受到关注。 在一些原因不明的妊娠丢失患者中,APC-R阳性患者与APC-R阴性患者相比,晚期流产发生率明显增高,活产率明显下降,而早期流产发生无明显差异[4]。 Rai等[5]则发现,发生于第2孕期流产者APC-R阳性率为20%,仅有第1孕期流产者APC-R阳性率为5.7%,正常对照组为4.3%。本研究中,复发性流产与对照组之间APGR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其中晚期流产者明显高于早期流产者。提示, APC-R与复发性流产特别是晚期流产有一定联系。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莱姆病螺旋体中国分离株外膜蛋白C基因
    转基因小鼠人载脂蛋白AI基因表达对血浆
    蛋白激酶C在非心脏器官预处理中的作用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术期血清肌钙蛋
    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再给氧后热休
    氟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直接作用
    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和
    白芷细胞外21kD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
    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表面 颗粒
     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Hae 多态性和
    活化蛋白C抵抗在心肌梗塞患者中的阳性
    伴低分子量蛋白尿的高钙尿症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