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医疗服务业被看好 引领医药投资热

  眼下,医药行业诸多子行业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医疗服务因避开药品降价和成本上升的裹挟而被投资者看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这道政策大门的开启,点燃了资本的热情,却因配套政策缺失等诸多掣肘,而徘徊于门边上。

  只欠东风

  一直以来,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处于缓慢增长状态。但近几年来,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催生了更多的“刚性”医疗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增加,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压抑已久的医疗需求亦需要得到不断释放。医疗资源的增长速度赶不上社会公众医疗需求的增长速度,直接推动了医疗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单靠政府投入显然难以满足快速释放的医疗需求,于是政策层面明确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的大方向。201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进一步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并明确允许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这一政策的出台点亮了投资医疗机构的前路,鼓励了诸多资本的热情,医疗服务业潜力开始释放。

  去年,资本潜入医疗服务业的步伐开始加快。双鹭药业投资1.6亿元建三甲医院,复星医药收购安徽济民肿瘤医院49%股权并将医疗服务板块作为下一步培育重点,通策医疗收购通策房投作为不动产事业部管理部门,华润三九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兴建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业投资风声四起。

  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A股医疗服务板块增长动力充足。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尚荣医疗、迪安诊断等医疗服务企业持续向好。去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净利润增长达52.65%,通策医疗、迪安诊断同比增长分别达38.15%和36.42%。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医疗产业(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医疗产业将是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可持续关注的投资主题

  无疑,医疗服务业将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一片大蓝海。市场需求与政策均已俱备,资本的大规模涌入,只欠东风。

  上海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分析师赵冰指出,医疗服务业的投资虽然前景光明,但困难依然不少。“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医疗的大政策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涉及医院税收、监管、医疗保险、合作医疗报销、社会地位等缺乏系统配套政策,往往是医院开张了,各种问题也出现了,许多地方出现‘投资时双手欢迎,经营时袖手旁观’的情况。在缺乏公平的政策待遇、资源调配、社会地位的情况,与公立医院相比较,民营医院生存现状很艰难。”

  配套政策的缺失成了医疗服务业投资的掣肘。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项配套政策细则出台,医疗服务行业有望迎来投资热潮,踏入快速扩张期。

  待掘高地

  “民营医疗机构将迎来发展良机。”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民营医疗机构将会在政策上得到政府的更多支持和鼓励,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主要以特色专科医院和高端医疗服务为切入点,这也是不少投资人士看好的领域。

  莫尼塔投资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医疗服务通常占卫生总费用的绝大部分。美国超过2.3万亿美元的卫生费用中,仅医院服务产业便超过7000亿美元,占比为32.9%,医生服务和家庭医疗服务则分别占比22.7%和3%。

  相比之下,国内专科和高端医疗服务占比较小但正在崛起。业内预计,眼科医疗国内市场规模已达220亿元,未来10年县级医院和民营医院改造升级带来的市场规模约700亿元,口腔、微创外科、美容、妇幼保健等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可观。

  “未来特色专科医疗机构将是资本簇拥之地。这还需要政策进一步给予鼓励和扶持,比如允许医生多点执业。”曼哈顿资本(杭州)执行董事王进表示,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保健康复方面市场很大,未来针对老年人的护理、康复领域均有很大投资机会。

  “人才与资金一直是民营医院发展的软肋,加上国家医疗保障系统不支持,特色化专科以及在公立医院中发展受限的特需服务、高端服务是民营医院发展的方向。”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业内人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全国将推医疗“身份证” 一卡通全国暂
    北京公立医院将试点医药分开 升服务费
    山东济宁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
    全国将推医疗 身份证  一卡通全国暂难
    北京市试点中医养生机构准入制 养生服
    我国将推行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鼓励国产化
    节后常失眠试试中医疗法
    北京逾七成医院遭遇过医疗纠纷 妇产科
    十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违规 十二点七万医
    我国直升机医疗急救高昂费用引争议
    中国已成为富士医疗第三大市场
    医疗器械科技发展确定五项重点任务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