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专家称长期过量接触镉可致慢性中毒 影响肾功能

  打破砂锅

  连日来,发生在广西龙江河段的镉超标污染事件,严重威胁当地及下游沿岸城市居民饮水安全,这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那么,重金属镉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究竟有多大?不慎受到镉污染又如何采取急救措施?请关注——

  镉污染事件发生后,广西迅速行动,一方面采取加大下泄流量、投放中和物、调水稀释等方式努力降低镉浓度;一方面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保障物资供应,缓解市民恐慌情绪,打响了一场针对重金属镉污染的“阻击战”。

  据新华社1月30日电,目前在柳州市区上游57公里的柳城县糯米滩水电站以上的龙江河段,有镉浓度超标5倍以上的水体长达100公里,目前柳州水源地的情况尚在控制范围内。

  专家称,这些污染水体经洛东电站、三岔电站、糯米滩电站三次削峰后,镉浓度可控制在超标10倍以内。河池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已通过专家的意见计算出污染团的总量、位置和流速,优化完善絮凝剂和烧碱等投放、控制龙江上游水电站的出水量等方法,尽量将污染团滞留在河池境内龙江河段处置,尽最大可能保障下游市民饮水安全。

  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许多人对镉这种重金属还不了解,对其造成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也不甚清楚。那么,重金属镉的真实面目到底是怎样的呢?

  镉污染有气型和水型两种

  镉(Cd)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含量很低,大气中含镉量一般不超过0.003μg/m3,水中不超过10μg/L,每千克土壤中不超过0.5mg。这样低的浓度,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镉常与锌、铅等共生。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

  20世纪初发现镉以来,镉的产量逐年增加。相当数量的镉通过废气、废水、废渣排入环境,造成污染。污染源主要是铅锌矿,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和用镉化合物做原料或触媒的工厂。镉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有气型和水型两种。气型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镉随废气扩散到工厂周围并自然沉降,蓄积于工厂周围的土壤中,可使土壤中的镉浓度达到40ppm。污染范围有的可达数千米。水型污染主要是铅锌矿的选矿废水和有关工业(电镀、碱性电池等)废水排入地面水或渗入地下水引起。

  镉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资料显示,进入人体的镉,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肝中。肾脏可蓄积吸收量的1/3,是镉中毒的靶器官。此外,在脾、胰、甲状腺、睾丸和毛发也有一定的蓄积。镉的排泄途径主要通过粪便,也有少量从尿中排出。

  在正常人的血中,镉含量很低,接触镉后会升高,但停止接触后可迅速恢复正常。镉与含羟基、氨基、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能使许多酶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肝、肾器官中酶系统的正常功能。镉还会损伤肾小管,使人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状,并使尿钙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肾功能不全又会影响维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长代谢受阻碍,从而造成骨骼疏松、萎缩、变形等。

  柳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镉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长期过量接触镉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对肾造成损害,晚期病例则会出现肾功能不全,并可伴有骨骼病变;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镉可引起急性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急性镉中毒,大多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一次吸入或摄入大量镉化物引起。大剂量的镉是一种强的局部刺激剂。含镉气体通过呼吸道会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出现肺炎、肺水肿、呼吸困难等。镉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则会出现呕吐、胃肠痉挛、腹疼、腹泻等症状,甚至可因肝肾综合征死亡。

  从动物实验和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镉还可使温血动物和人的染色体发生畸变。镉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主要致前列腺癌),也经动物实验得到证实,但尚未得到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材料的证实。

  据在河池市现场指挥处置镉超标的专家刘旭辉介绍,镉比砷、铬等毒性要小,但如果人体内聚集过量的镉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刘旭辉说,当地已在镉超标水域投放了大量的聚合氯化铝和石灰粉,在一定的酸碱度环境中,聚合氯化铝可将离子状态的镉固化,避免被人体吸收。

  急性镉中毒如何急救?

  1931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的“痛痛病”,是镉环境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专家教你如何防流感
    美国专家设计21道题自测老年痴呆症
    骨科专家独家解读如何养护颈椎
    专家支招缓解飞机旅行不适
    专家提示隆胸假体需25年一换
    专家提示节后需防肛肠疾病
    专家称呼吸慢走路快可延年益寿
    专家支招上班族应对长假综合症
    专家支招如何挑选安全水产品
    北京同仁医院专家介绍爆竹炸伤如何处理
    独家 专家谈冬季如何养护心脑血管
    专家支招怎么喝酒不容易醉
    专家支招如何保护眼睛最有效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