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抗血小板治疗监测

  抗血小板治疗监测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所包含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了部分相关信息供学员参考。

  抗血小板治疗的监测:

  1.阿司匹林治疗的检测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机制为抑制血小板中环氧化酶,从而抑制了TXA2的合成,后者有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80~325mg/d)已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不会引起出血并发症,故通常不需作监测试验。但应注意临床上有些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此时应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2.噻氯吡啶治疗

  检测噻氯吡啶是ADP受体拮抗剂,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噻氯吡啶。在口服250~500mg/d时,在开始用药的1~8周内,需每周检测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1~2次,使PAgT抑制率维持在参考值的30%~50%,BT(国际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延长是参考值(6.9士2.5min)的1.5~2.0倍,PLT减低是参考值低限(100×109/L)的50%~60%为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这是最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由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终末共同途径-即血小板GP Ⅱ 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或vWF)的结合,因而血小板GP Ⅱ b/Ⅲa受体抑制剂可有效地预防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

转发分享: 将文章“抗血小板治疗监测”转发至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网让更多网友分享。 | 更多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检查
    血小板增多的诊断标准及常见原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  口腔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  口腔
    阻断止血小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论治
    中医执业医师复习指导 血小板减少性紫
    血小板数量及基本功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 特发性血小
    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平均体积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比积或称血小板压积 Plateletcr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