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常识 >> 中医 >> 正文  

中医推荐的大枣食疗妙方?

据中医专家讲,大枣不光是甜美食品,还是治病良药。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

大枣又称红枣,作为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等证的治疗。

近年来药理研究发现,大枣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大枣多糖、黄酮类、皂苷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等,对人体有多种保健治病功效。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

大枣虽然味甘、无毒,但性偏湿热,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湿热者,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以下,小编搜集几款大枣食疗妙方,供大家选用。

食疗对症病例

1、高血压:大枣10枚,洋葱30克,芹菜根20克,糯米适量,煮粥食用。

2、失眠:大枣20枚,葱白7根,煎汤,睡前服。

3、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枣10枚(炒焦),橘皮10克(或陈皮4克),共放保温杯内,沸水冲泡10分钟,饭前饭后代茶饮。

4、腹泻:大枣10枚,薏米20克,干姜3片,山药30克,糯米30克,红糖15克,共煮粥服食。

5、神经衰弱:大枣10枚,枸杞15克,水煎半小时,再将鸡蛋两只打入同煎,至熟食用,每日两次。

6、贫血:大枣50克,绿豆50克,同煮,加红糖适量服用,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7、月经不调:大枣20枚,益母草、红糖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或大枣5枚,生姜2片,桂圆肉适量,同煮食,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更多美味大枣药膳

1、阿胶大枣乌鸡汤

材料:乌鸡、阿胶、黄精、芡实、桂圆、大枣、枸杞子、桑葚 做法:炖煮3小时,老火炖汤

特点:养肝、益气、补血、滋阴 广府汤即广东人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已有数千年历史。岭南地区多湿热,长久居住,湿热侵身在所难免,爱吃的广府人从中医药理的食补良方中悟出了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

据中医专家讲,大枣不光是甜美食品,还是治病良药。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

大枣又称红枣,作为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等证的治疗。

近年来药理研究发现,大枣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大枣多糖、黄酮类、皂苷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等,对人体有多种保健治病功效。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

大枣虽然味甘、无毒,但性偏湿热,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湿热者,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以下,小编搜集几款大枣食疗妙方,供大家选用。

食疗对症病例

1、高血压:大枣10枚,洋葱30克,芹菜根20克,糯米适量,煮粥食用。

2、失眠:大枣20枚,葱白7根,煎汤,睡前服。

3、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枣10枚(炒焦),橘皮10克(或陈皮4克),共放保温杯内,沸水冲泡10分钟,饭前饭后代茶饮。

4、腹泻:大枣10枚,薏米20克,干姜3片,山药30克,糯米30克,红糖15克,共煮粥服食。

5、神经衰弱:大枣10枚,枸杞15克,水煎半小时,再将鸡蛋两只打入同煎,至熟食用,每日两次。

6、贫血:大枣50克,绿豆50克,同煮,加红糖适量服用,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7、月经不调:大枣20枚,益母草、红糖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或大枣5枚,生姜2片,桂圆肉适量,同煮食,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更多美味大枣药膳

1、阿胶大枣乌鸡汤

材料:乌鸡、阿胶、黄精、芡实、桂圆、大枣、枸杞子、桑葚 做法:炖煮3小时,老火炖汤

特点:养肝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常识:

  • 下一个健康常识:
  • 相关文章
    试试中医治疗
    中医养肝就是养神经
    中医治疗产后风湿
    中医“以脏补脏”不能瞎用
    夏季祛斑的中医食疗方
    按体质推荐四种合适凉席
    中医拔罐有助驱躁
    荔枝的中医偏方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医偏方
    中医教你如何祛湿气?
    女人宫寒的中医食疗法
    久吹空调致“暑寒湿”?试试中医理疗
    血瘀体质的中医调理方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