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常识 >> 保健 >> 正文  

结直肠癌60左右发病多

2013年最新的癌情监测数据显示:在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增速最为显著,自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大肠癌从常见恶性肿瘤第6位上升到第2位,增长了近5倍。然而在所有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治疗的效果是相对较理想的。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绝大多数大肠癌可以完全治愈。

怎样才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生呢?专家表示:大多数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并且有较长的演变时间,一般要8-10年。因此减少大肠癌发生的主要途径是及时发现并治疗癌前期病变大肠腺瘤样息肉.这样,大肠癌的发生率将会大大降低。

警惕大肠癌的遗传因素

大肠癌发病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饮食结构改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外,遗传因素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一位21岁的男性患者,已经间断性便血半年了,开始以为是痔疮,没有引起注意,最近便血加重,才来就诊。结肠镜检查发现已经是进展期大肠癌。医生仔细询问他的家庭情况,才得知他的父亲29岁时就因大肠癌去世了,专家表示:“约三分之一的大肠癌与遗传相关。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然而不少患者由于忽视了大肠癌的遗传因素,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直系亲属中若有大肠癌患者,那么患此病的危险性就会比普通人大3-4倍。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两名或以上近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肠癌,则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对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建议在该亲属的发病年龄提前10年进行肠镜检查。

切除息肉可预防大肠癌

很多癌症都是由基础疾病发展演变而来的,大肠癌也不例外。专家表示,多数大肠癌是由大肠息肉发展而成的,并且有较长的演变时间。因此预防大肠癌主要途径是发现大肠息肉及时摘除,并定期随访。

临床上将大肠内突出黏膜呈隆起性,不论其大小、形状及组织学类型,统称为息肉。大肠息肉有多种类型,其中肿瘤性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性息肉是大肠膜上皮细胞增生的真性肿瘤,其单发者统称为腺瘤,多发性者常见为家族性腺瘤病,它们多有不同的恶变率,因此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经内镜切除是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专家表示:“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目前对于大肠息肉采取的肠镜下治疗方法主要有微波治疗、氩离子凝固术、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以及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等。

以上几种方法适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息肉。医生将根据大肠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长短粗细等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其中,微波治疗可以使介质和分子产生热能效应,闭塞组织蛋白凝固血管,适用于半球状小息肉,在检查的过程中可一次性灼除息肉;而氩离子凝固术通过氩气离子化形成高频单级电流非接触传递到组织烧灼治疗,适合无须留组织学标本的扁平腺瘤、绒毛状腺瘤等;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则适用于有蒂、亚蒂和无蒂基底直径小于2厘米的隆起型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使黏膜层病变与黏膜下组织分离,适用于部分无蒂息肉、平坦或浅凹陷型息肉的切除;此外,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则可以完整切除大于2厘米的大病灶。”

结肠镜检查不再望而却步

由于大肠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当出现腹胀、消化不良、排便次数增多、便秘、腹泻等情况时,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以至于很多患者来院检查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因此,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大肠肿瘤及癌前病变最有效的方法。

专家指出,大肠癌高危人群、中老年人都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中位年龄为68岁。因此,年龄超过50岁的无症状者应当进行结肠镜健康检查,老年人则必须进行全结肠的检查。

然而,内镜检查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很多人对此心存恐惧,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得到早期确诊,延误了治疗时机。对此,专家表示,目前结肠镜检查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如果患者配合良好,医生操作规范,病人一般都可以承受的。对于心存恐惧、特别怕痛的患者来说,无痛结肠镜是个不错的选择。所谓无痛结肠镜,就是在结肠镜检查时,将一种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注入患者体内,1分钟内患者可进入睡眠状态。检查一般需要3-10分钟,期间患者感觉不到痛苦。检查结束后3-5分钟即可清醒。


  • 上一个健康常识:

  • 下一个健康常识:
  • 相关文章
    男子自慰器“滞留”直肠深达10cm
    早期肠癌治愈率高达90%
    爱吃荤大肠癌防病率升高
    预防转移性直肠癌
    坚持散步肠癌风险减三成
    前列腺癌“跑到”直肠里?专家称实属罕
    屁和排便透视大肠癌信号
    从放屁和排便透视大肠癌信号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