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常识 >> 保健 >> 正文  

黎明现象和somogyi反应两者结果一样原因相反

糖尿病患者大都知道,无论是血糖过高还是过低,若不进行治疗都会在短期内导致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例如:黎明现象和Somogyi反应,它们都表现为早餐空腹血糖增高,其实都是治疗不恰,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的后果,必须尽可能地予以消除,因为这两种现象对病人的健康均十分有害。但是,如何鉴别黎明现象和Somogyi反应?它们的病因机理有区别吗?又该如何预防黎明现象和Somogyi反应的出现呢?为此,39健康网的编辑特意采访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肖正华。

1

专家简介:肖正华,男,主任医师,广州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内分泌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院管优秀科技人才,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糖尿病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东省骨质疏松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州市内分泌学会常委。《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及《广州医学院学报》特约审稿专家。

1991年中山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基础与临床工作。擅长于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对脑垂体功能不全所致性腺功能低下、垂体瘤等的诊治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带领课题组成员一直进行糖尿病足病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广州医学院多项科研基金资助,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39健康网:导致黎明现象和Somogyi反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在病因机理方面有何区别?

肖正华:黎明现象和Somogyi反应两者的结果是一样的,表现都是早晨的空腹血糖增高,但两者的病因却恰恰相反。一个本身是高血糖状态,一个是低血糖后变成的高血糖状态。具体说来就是,黎明现象是一直高血糖状态,特别是早晨时血糖更高;而Somogyi反应则是曾在某个时间点曾出现过一次比较严重的低血糖,然后在患者无察觉的情况下发生了高血糖。但是因为Somogyi反应的低血糖情况一般发生在患者睡眠中,所以对出现的低血糖感觉如:饥饿、发慌、出冷汗、很紧张等交感神经系统反应觉察不到。

实际上就Somogyi反应本身来说,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因为血糖降低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等的对抗激素分泌会增多,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肝糖的益生,肌糖原的分解等,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血糖恢复到基本的正常范围。所以说,对于糖尿病患者,Somogyi反应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夜间现象,必须要认真、严格的对待和区别。

39健康网:我们了解到,黎明现象是由于前一天所用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的作用已逐渐减弱或消失,至次日清晨血糖明显升高,故属于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用量不足的表现,那么,黎明现象是不是只会出现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身上?

肖正华:黎明现象其实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那么好时比较容易出现,或者说,出现黎明现象也表示你的血糖控制的不那么好了,要注意了。而正常人不会出现黎明现象则是因为,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相对比较敏感,而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或者说他的胰岛素分泌比较低,反应不高。

所以说,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可能出现黎明现象,简单的说,黎明现象出现表示血糖控制不好。

39健康网: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要应该怎样鉴别黎明现象和Somogyi反应?临床上医生又是如何鉴别这两个现象的?

肖正华:黎明现象和Somogyi反应理论上最大的区别就是,黎明现象一直都是血糖增高这么一个走势,它不存在一个低血糖的“低谷”,而且,高血糖也会导致患者夜尿多、口渴等,这是因为血糖高的话尿糖就多,尿糖多就导致小便多,还有一些更敏感的人就是口渴,晚上起来喝水多。而Somogyi反应则必定会有一个时间点存在低血糖反应,如果这个患者比较敏感,他就能感觉的到饥饿、发慌、出冷汗、紧张等低血糖反应。可是有的患者没反应过来,就会在睡觉的过程中睡“过去”了,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Somogyi反应比黎明现象危害更大。

区别这两种现象我们一般采用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但当还没有这个设备时,我们还在读研究生的时,我们的老师就教我们,整晚守在患者旁边,从晚上零点开始一直到早上,每隔一个小时测一次血糖,看看是否有低血糖现象,以此来判断是黎明现象还是Somogyi反应。

39健康网:黎明现象和Somogyi反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常识:

  • 下一个健康常识:
  • 相关文章
    七现象说明身体累了需调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