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常识 >> 保健 >> 正文  

盘点古人最流行的房事养生方法

4.五欲达交,三五至合。这说明性前戏要求男女达到最佳状态,即男子“三至”、女子“五至”呈“五欲”之征。“三至”、“五至”是指一种适合性爱的状态。对男性来说,就是阴茎充分勃起(肝气至),阴茎粗大发热(心气至),勃起坚硬持久(肾气至)。对女性来说,包括脸、口、唇、眉间红润(心气至),眼睑湿润、含情脉脉(肝气至),低头不语、鼻部微汗(肺气至),依偎男性、躯体依人(脾气至),阴户开辟、阴液浸溢(肾气至)。“五欲”即男方激发女方性欲的五种方法:一是缓缓呼气和亲吻,使女方面部发热;二是轻柔拥抱紧贴;三是舌尖相互吮吸,使口内津液增多而滑润;四是轻柔抚摸敏感区域;五是紧抱对方并缓缓摇动,使女方咽部感到干燥而吞咽口水。

5.徐徐迟久,以和为贵。从容安徐、抽送和洽、不疾不暴、柔舒持久,这是古人定义的实质性爱的理想状态和要求。

6.乃观八动,审察五音。古人一向强调,相爱双方都应该获得满足。达到性高潮时,女性会有八种反应动作和五种呻吟声,可供爱侣观察。

7.讲求法式,疗病益身。古代房中术包括许多性爱姿势,据说能治疗某些疾病。但我觉得更应该将之视为一种艺术。

8.弱入强出,行气补脑。性爱后,男性应该在生殖器还呈硬态(生态)时拔出,不能全部疲软(死态)出。

下一页:房事指导:男人切勿再接再厉

从根本上来说,性交实际上是一个性能量的“释放”过程。性交时间短、质量差的时候,身体积聚的性冲动能量并没有得到完全“释放”,身体就有将“剩余”的能量排出的需求。所以,此时的不应期是相对较短的;而在性交时间长、质量高的性生活中,由于此次积聚的性冲动能量已经得到满意、完全的“释放”,身体也就没有了再度性交的需求。此时最需要的是性系统的休息、恢复。所以,此时的不应期就相对较长了。

男性特有的不应期是身体为了利于性系统功能的恢复而作的一种“暂时关闭”性系统的“保护程序”。在不应期强行加大性刺激,强迫自己再次性交就是让性系统超负荷工作。这不利于性系统的恢复。

下一页:房事养生之“七损八益”论

七损:是指男女交合有七种做法对身体有害,合称七损。

一曰闭 是指性交阴茎或阴户疼痛,精道不通,甚至无精可泄;

二曰泄 是指性交时大汗淋漓不止;

三曰竭 是指性生活无节制,而致精气耗竭;

四曰匆 是指性交时阳痿不举;

五曰烦 是指性交时呼吸喘促,心慌意乱;

六曰绝 是当女方毫无性欲时,男方强行性交,则有害于女性的身心健康;

七曰费 是指性交时过于急速图快,浪费精力。

下一页:房事养生七损八益之“八益”

四曰蓄气 性交时放松脊背,收敛肛门,导气下行;

五曰和沫 性交时不要急粗暴;

六曰积气功 卧床性交时,不要贪欢恋欲;

七曰待赢 当性交快要结束时,纳气功运行于脊背,停止性交动作;

八曰定倾 当性交结束时,应将余精射尽,清洗阴部。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医学在性生活保健方面蕴藏着丰富的内容,许多论述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对现代人的性生活保健具有长期的指导价值。

下一页:古人讲究的事养生三大禁忌

(二)性生活不可过早过度

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开始充实,十六岁时肾气旺盛,以肾精为物质基础,促进生殖机能的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泄,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但是 如此时倚仗血气盛,而性生活过早,甚至性生活无度,就会损伤精、气。犹如园中之花,早发必先枯萎。性生活过早,影响其他脏腑之生长发育,甚至发生种种疾 病。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说,性生活不可过早,以及晚婚的年龄和晚婚的好处。这和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子不得早于22岁、女子不得早于20岁的规定的精神是一致的。

(三)性生活当有所避忌

大醉、过他、忿怒、恐惧、金疮未愈、新病等之后入房,都能损伤身体,甚至引起各种疾患,因而应当有所避忌。饱食过房室,劳损血气,流溢渗入大肠,时便血、腹痛,病名肠僻;忿怒中尽力房事,精虚气竭,发为痈疽;恐惧中入房,阴阳偏虚,发厥自汗、盗汗,积而成劳"。

以上这些性生活的养生保健,有的至今仍有实践意义,如大醉入房、恐惧后入房往往是发生阳痿的病因。总之性生活有所避忌,可以预防多种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 上一个健康常识:

  • 下一个健康常识:
  • 相关文章
    盘点最“毒”美容法
    盘点宝宝不靠谱驱蚊秘笈
    盘点最易招蚊子咬的六种人
    盘点最毁脸的八大洗脸错误
    医院量血压一定比家里准?盘点高血压1
    盘点高血压治疗十大骗术
    盘点10大水果皮的妙用
    盘点最让心脏受伤的10大习惯
    烈火烤眼美容?盘点自虐式护肤法
    盘点让肺癌高发的八大致病因素
    悲伤的眼泪真的有毒吗?盘点眼泪的7大
    卫生习惯知多少?盘点貌似卫生的不卫生
    盘点:厨房里的坏习惯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