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常识 >> 保健 >> 正文  

多高的枕头对颈椎最好?

席梦思床太软。这种床有很好的透气性,但多数都比较厚、比较软。从颈椎病预防和治疗的角度来看,床铺不要太软。过于柔软的床铺会造成由于人体重量压迫而形成中央低、周围高的状态。这样就会增加腰背部卧侧肌肉的张力,而且也势必导致头颈部的体位相对升高。就好像枕个高枕头一样,将导致局部肌肉韧带平衡失调,从而直接影响颈椎本身的生理曲线。时间长了,就会加速颈椎的退变,直接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木板床太硬。这种硬床好不好呢?木板床能维持脊椎的平衡状态,有利于颈椎病的防治,应该算是好床。但是睡过硬床的人都知道,床太硬了睡在上面感觉不舒服,而且透气性也不好,因此床铺也不宜太硬。

棕绷床不耐久。这种床无论是透气性上,还是柔软程度上,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这种床用的时间稍长一点,弹性就会逐渐减弱,成了软床。所以这种床不宜久用。

钢丝弹簧床最差。这种床既有与棕绷床相似的特点,也有与软床相似的特点。刚开始睡上去可能会很舒服,但是时间长了就很不舒服了,是不适用于颈椎病及其他脊椎疾病患者使用的。

理想的火炕。北方的农村百姓常睡火炕,火炕在冬天冷了可以加温,夏天热了可以降暑,是很理想的睡眠之处。但是直接躺在火炕上面也很硬,人们便铺上了毡子和褥子,这时再睡上去就很舒服了。这是最有利于颈椎病患者睡的“高级床铺”。

可是很多地方没有这种“高级床铺”,怎么办?比较理想和经济的办法是在木板床上铺上厚度适当、软硬适宜的褥子或薄一点的席梦思床垫。软硬度达到什么程度最为理想呢?仰卧位时将手掌伸入腰下能够勉强进入为最好。

有人可能觉得,选床有点像选鞋一样,适不适合只有自己知道。其实二者又有不同,因为感觉舒服的床并不一定对你的身体有好处。一方面要舒适,一方面还要健康,要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下一页:睡什么枕头对颈椎好?

科学的枕法——枕头不如枕颈

枕头、枕头,枕的是头,其实这是不对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在睡觉时应该是枕颈而不是枕头。我以前就提出过枕头要革命,必须革命,不要叫枕头,要叫枕颈或者颈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枕头时颈椎是悬空的,睡熟后,负责保护颈椎的韧带、肌肉群、关节囊等放松了,久而久之,颈椎的生理曲度就会消失甚至反向弯曲,从而引起相应的椎间关节错位,若是刺激到了椎动脉和脊神经,就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眩晕、头痛、失眠等不适。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睡觉时最好选用一个合适的颈椎枕,放在颈部下面,以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要是身边没有颈椎枕该怎么办呢?您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简易的颈椎枕。

具体怎么做呢?用一块大毛巾或者是浴巾,卷成筒状,一定要卷得紧一些,然后垫在颈部就可以了。

卷多高合适呢?一般来说,少年以7厘米为宜,成年人以8~9厘米为宜。当然,不一定千篇一律按一个标准来做,颈椎枕的高度一定要以自己舒适为宜。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因此,还是有更多的人愿意守着老式的睡枕不放。但选择什么样的睡枕,睡枕的造型、高低尺寸、填充料及软硬度是否恰当与我们的颈椎健康直接相关。那么,颈椎病人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睡枕,让颈椎受损的程度减到最小呢?

颈椎病人睡过高的枕头,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都会使颈椎受到伤害。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睡高枕时,当身体处于仰卧状态时,颈部的生理弯曲应当保持合理地向上弯曲(即前凸),而一旦枕头过高、且枕头的造型不合理时,即会造成颈部前屈。颈部前屈导致颈椎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并累及所属肌肉或相关肌群出现过度肌紧张;此时处于上方的椎骨下关节突,会滑至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上部,造成关节面错开,关节囊紧张,最终会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而出现一系列的颈椎症状。

颈椎病人长期睡低枕,同样也会改变颈椎生理状态。睡低枕时人的颈椎会处于过度后伸状态,生理弯曲超过正常而过度前凸,此时上位椎体后倾,椎间盘纤维环后部受压、前部牵拉,髓核前移,前纵韧带紧张。长期低枕会导致前纵韧带疲劳,形成慢性损伤。而前纵韧带的功能在于防止脊椎过伸,一旦形成慢性损伤其护卫功能将大大降低,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即有可能出现椎体前移错位,加重颈椎病。

多高的睡枕最合适

通常情况下,颈椎病病人睡枕的适宜高度以8~9厘米、长度以50~60厘米较为合适,但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尤其是颈部生理弧度而定。肩宽体胖者睡枕可略高一些,而瘦小的人则可稍低些。

睡眠习惯对于确定睡枕的高度也有影响,习惯仰睡的人,其睡枕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为拳高标准)相等为宜;而习惯侧睡的人,其睡枕高度应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常识:

  • 下一个健康常识:
  • 相关文章
    尿酸高的女性患糖尿病风险高
    国民癌症“三线”走高的警示
    皮肤钠含量多高易引起血压不稳定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