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母婴保健 >> 准备怀孕 >> 正文  

专家为你盘点生双胞胎的四大秘诀

  对于许多只有一胎生育指标而又非常热爱小孩的备孕夫妻而言,怎样才能在不违反计生规定的情况下能满足生多个小宝宝的愿望呢?答案当然只有想办法生双胞胎或是多胞胎了。然而一举两得也并非易事,那么有没有什么生双胞胎的秘诀能让人得偿所愿呢?

  长得一模一样又打扮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萝莉姐妹花或是正太小兄弟总是能让回头率飙升,也惹来不少羡慕嫉妒的目光。现在有不少想要生双胞胎的备孕夫妻,卯足了劲上网搜集各种生双胞胎的秘诀与攻略。那么网上流传的招数有哪些呢?究竟是否可靠?是否会有风险呢?

  生双胞胎的秘诀一:找个有双胞胎基因的老婆或老公

  大家都很清楚,能否怀上双胞胎遗传的基因主要是在母亲这边,也就是说如果母亲是双胞胎,那么再次生下双胞胎几率就高达1.7%,远远高于父亲。

  不过,由于我们对双胞胎的选择权实在不好掌控,所以,还是想想我们能做的事情吧。虽然,因为父亲是双胞胎而生下双胞胎的几率较低,但总比没有强!

  可靠指数:2(指数范围为0-5,0为不可靠,5为很可靠,下同)

  双胞胎人再生双胞胎的几率有多高?加拿大蒙特利尔儿童医院长期的研究表明,这个几率在单卵双胞胎人(从同一个受精卵中分离出来的双胞胎人)与异卵双胞胎人(不同的受精卵的双胞胎)中有较大的差异。

  双胞胎也能遗传?女性异卵胞胎人再生异卵双胞胎的几率大约为五十八分之一,并与异卵形成的遗传因素有关。男性异卵胞胎人再生异卵双胞胎的几率大约为一百十六分之一,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配偶的年龄、身高和体重。

  所以,找个有双胞胎基因的对象,还是有一定概率继续生出双胞胎孩子的。

  风险指数:1(指数范围为0-5,0为无风险,5为高风险,下同)

  虽然说只是需要找个双胞胎之一的配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风险,但是还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状况的。比如某男子娶了双胞胎姐妹之一,喝醉酒把小姨子认作老婆的这种桥段实在是发生了太多次了。所以,你懂的……各位看官自己衡量吧!

  生双胞胎的秘诀二:补叶酸

  瑞典一医学研究机构曾经指出,服用叶酸的女性怀双胞胎的机会比没有服用的女性高出近一倍。

  据报道,瑞典的研究人员自1994年开始研究分析当地孕妇曾服用药物的资料和数据,他们发现在2569名曾服用叶酸的孕妇中,她们所生的孩子每100名中就有2.8人为双胞胎婴儿,而在没有服用叶酸的孕妇中,这一比例为1.5。

  研究人员指出,服用叶酸导致生双胞胎机会增大的原因还不太清楚。据专家估计,叶酸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排卵的次数,使多个卵子进入子宫,因而产生双胞胎。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可靠指数:2

  虽然国外的研究做得有模有样也摆出了这么多数据来证明,但是,怎么说呢,即便他们统计了2000余名孕妇,那大家想想大千世界有多少大肚婆,这看起来比较NB的数据还有1.5的比例实际上也说明不了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这仍然是小概率事件。没准儿这是卖叶酸的商家请人做出来的也说不定。

  风险指数:3

  有些天真的朋友可能看到这个秘诀之后就迫不及待去猛补叶酸,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小心别补出问题啦!前段时间据说也有研究表明,过量补充叶酸会增加出生缺陷风险。一直以来大家都了解备孕及孕期要补充叶酸,却不知过量可能造成危险。有专家表示,孕前3个月及孕早期3个月,每日补充0.4毫克足矣。

  生双胞胎的秘诀三:促排卵

  促排卵的主要功能就是促使卵泡发育成熟。虽然促排卵药有很多种,但是大致机理都是通过促进卵泡成熟促进排卵的。当正常卵泡分泌雌激素并达到高水平时,下丘脑就会“意识”到这一点并要求卵泡停止发育;而服用促排卵药之后,促排卵药的有效成分占据了本应由雌激素占据的下丘脑雌激素受体,导致下丘脑认为雌激素量不够,于是开始不停地指示卵巢启动卵泡成熟的过程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母婴:

  • 下一个母婴:
  • 相关文章
    专家建议:产后妈妈多吃有助于哺乳的食
    产科专家:核桃虽好 准妈食用一天应限量
    孕产专家教你快速纠正异常胎位
    育儿专家:新妈妈哺乳期生病用药的问与
    专家推荐:新妈妈必知产后吃什么食物能
    育儿专家教你不同职业的新妈妈的月子食
    专家推荐:新妈妈产后不长胖的营养餐
    育儿专家教妈咪产后塑身妙招 帮你秒杀
    专家推荐:产后妈妈快速瘦身的窈窕计划
    专家提醒:产后瘦身不科学 后果很可怕
    专家提醒:产后妈妈急于瘦身也不能进误
    产后想瘦身 专家告诉你运动是最佳选择
    专家教你产后妈妈快速瘦身的窈窕计划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