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洋金花伤膏治疗骨伤科疾病48例临床观察

赵小寅 黄伯灵

  我院使用江苏省中医院诸方受教授所研制的洋金花伤膏,自1996-08~1998-02临床治疗了软组织扭挫伤、新鲜“安全”骨折及关节退变等患者48例,治疗1周后,有效率达95.8%,愈显率达43.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8例门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3.3岁,病程不超过2周。其中急性腰扭 伤与慢性劳损因扭伤加重者17例,软组织挫伤9例,“安全”骨折7例,髋、膝关节退变15例,肱骨外上髁炎9例。
1.2 观察病种
1.2.1 急性腰扭伤:因间接暴力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等受过度牵拉、扭转而受伤或慢性劳损因扭伤而急性加重者。
1.2.2 软组织挫伤:因直接外力打击或冲撞肢体局部,引起该处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等损伤者。
1.2.3 新鲜骨折:主要为不需手术或特殊固定的“安全”骨折者。
1.2.4 髋、膝关节退变:因关节软骨部分损伤后,继发邻近软骨增殖、骨化而形成关节病变,出现疼痛者。
1.2.5 肱骨外上髁炎:因疼痛位于肘关节外上髁部位且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者。
1.3 诊断标准
1.3.1 软组织扭挫伤及骨折患者有跌坠挫等外伤史,局部有疼痛和压痛,可有肿胀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骨折患者均摄有X线片。
1.3.2 髋、膝关节退变患者可有局部疼痛,或功能障碍,均摄有X线片。
1.3.3 肱骨外上髁炎有慢性劳损史,局部有压痛,伸腕及前臂旋转疼痛加重。

2 治疗方法

  采用诸教授研制的洋金花伤膏,外贴于患者损伤或疼痛部位,范围小者贴1张,部位较大者贴2张,换药1次/d,7 d为1疗程。本组观察结果为1个疗程的疗效。

3 观察内容

  主要为治疗前后损伤局部的疼痛、压痛、红热、肿胀及功能障碍。记录时分成“无、轻、中、重”4级,分别用(-)、(+)、()、()表示,统计处理时再换算成量化计分方法。
3.1 疼痛: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疼痛可忍受,不影响工作与生活,2分;中度疼痛(),疼痛较剧烈,影响工作与生活,4分;重度疼痛(),持续剧痛,不能忍受,6分。
3.2 压痛:无压痛(-),0分;轻度疼痛(+),重压有痛感,2分;中度压痛(),轻按即痛,4分;重度压痛(),触摸即痛,6分。
3.3 红热:无红热(-),0分;轻度红热(+),局部不红,皮肤温度稍高,1分;中度红热(),局部皮肤发红发热,2分;重度红热(),局部皮肤明显潮红发热,3分。
3.4 肿胀:无肿胀(-),0分;轻度肿胀(+),肿胀低于附近骨性突起,2分;中度肿胀(),肿胀平于骨性突起,3分;重度肿胀(),肿胀高于骨性突起,4分。
3.5 功能障碍:无障碍(-),0分;轻度障碍(+),达正常关节活动度2/3以上,1分;中度障碍(),达正常关节活动的1/3~2/3之间,2分;重度障碍(),只达正常关节活动度1/3以下,3分。

4 疗效标准

  计算治疗前后总分下降幅度,根据总分下降幅度判断疗效。总分下降幅度=(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的百分比。
  痊愈:治疗后临床观察总分下降幅度为100%。
  显效:治疗后临床观察总分下降幅度≥70%。
  有效:治疗后临床观察总分下降幅度在30%~70%之间。
  无效:治疗后临床观察总分下降幅度≤30%。

5 治疗结果

5.1 48例患者治疗7 d后,痊愈18例,显效3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5.8%,愈显率达43.8%。
5.2 各病种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各病种治疗结果比较表


病种 总例数 痊愈例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急性腰扭伤 13 8 0 5 0
挫伤 8 4 2 2 0
骨折 7 1 0 5 1
髋膝关节退变 12 3 1 7 1
肱骨外上髁炎 8 2 0 6 0


5.3 洋金花伤膏对单项症状改善情况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正交实验法优化洋金花总生物碱的提取工
    中药复方制剂中玉叶金花薄层色谱鉴别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